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政策发布 政策解读

【媒体解读】粮食大省山东:加强粮食供应保障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2023-02-14 18:08   阅读量:

山东是粮食生产、流通、储备和产业大省。近日,记者了解到,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出台《关于完善粮食供应保障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2025年,全省实现粮食储备更加充实、应急供应更加高效、风险防控更加精准、运行机制更加完善,基本建成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粮食供应保障体系,形成都市区1小时、周边城市3小时、城市群5小时的粮食“135”应急供应保障圈。

山东粮食应急保供体系以“四化”阐述四大亮点。

亮点一,粮食储备格局多元化。推进建立平急结合的成品粮储备库存,积极引导建立多层次社会储备,优化地方储备布局和品种结构。合理确定各地区成品粮油储备数量并完善管理制度,建立保有一定天数市场供应量的成品粮油储备库存,满足应急状态下的保障需要。指导、鼓励规模以上粮食加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建立一定数量的商业库存。制定科学有效的地方政策性粮食储备规模计划,合理调整优化储备布局和品种结构,特别是要立足我省粮食深加工和饲料加工原粮需求大的实际,布局一定数量的玉米和大豆储备。

亮点二,应急保障能力网格化。进一步提升区域应急保障能力在济南、青岛、临沂、滨州建设四大省级区域性粮食安全应急保障基地。加强县级粮食应急保障能力建设,构建与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县级粮食应急保障体系。改造提升粮食应急供应网点功能,对全省2090个应急供应网点进行改造升级增强粮食应急物流配送能力,探索与集散调运能力强的物流企业建立战略合作,支持粮食应急配送中心建设城乡一体化网络,实现城市、社区、城际、农村配送一体化有效衔接。

亮点三,安全风险防控系统化。加强粮食市场监测预警多方式、多渠道获取粮食市场流通信息拓宽数据来源,加强对粮食生产、流通、消费、进出口、市场、库存、质量等监测预警预报。加强粮食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建立健全粮食应急风险排查制度和粮食风险隐患请示报告制度,密切关注辖区内粮食脱销断档、集中抢购等情况,提前研判,及时处置。完善粮食应急预案体系指导各地进一步修订完善本级粮食应急风险防控预案,逐步建立覆盖省、市、县的三级预案体系。提升粮食基础设施应对风险能力大力开展绿色仓储提升行动,积极争取对粮食设施项目建设等方面支持,重点加强粮食收储、应急加工、粮食接卸、仓储设施、成品粮储运、粮情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市场调控保供应急能力。

亮点四,保障运行机制协同化。健全粮食供应保障共建机制通过签订政府间合作协议、走出去引进来等方式统筹建立省际和市域间粮油对口支援或互助支援机制,强化协同运作、同向发力。建立区域内粮食应急联动机制加强对重点地区、人口密集地区、灾害易发多发地区、生产加工能力弱的地区毗邻地市统筹协调,推动粮食应急保障协同运行、统一调配加快推进信息共享机制加强省级粮食管理云平台和“好粮有网”推广应用,推进粮食信息化建设,在应急状态下实现粮食和重要物资统一调度、重大信息统一发布、关键指令实时下达、多级组织协调联动、发展趋势科学预判。完善粮食应急保障企业协助机制择优选定一批粮食应急保障企业统一授牌、任务引领、重点扶持,有效发挥区域应急保障作用。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处负责同志介绍,下一步,山东将扛牢粮食安全大省责任,把粮食供应保障体系建设好、运营好,增强粮食供应保障能力,防范化解粮食安全风险,为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安全保障体系贡献山东力量。

(粮油市场报新闻中心副总监、资深记者胡增民)

政策链接: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印发《关于完善粮食供应保障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