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工作动态

山东全力做好秋粮收购工作(二)

发布时间:2025-11-14 09:50   阅读量:

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把秋粮收购作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部署安排,精心组织秋粮收购工作。局主要负责同志到青岛、德州调研督导,其他负责同志分赴菏泽、烟台等市指导工作。印发《关于做好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的紧急通知》,召开全省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视频会议,压实各级责任,细化工作安排。目前,山东各地扎实落实秋粮收购各项工作任务,全省粮食收购市场平稳有序,玉米收购均价为1.11元/斤。

【青岛】

一是强化高位统筹,凝聚部门合力。青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主要负责同志亲自部署、靠前指挥,通过专项批示、专题调度、实地调研等方式,层层压实责任。针对前期持续阴雨天气,市发展改革委紧急组织召开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会议,传达国家、省有关会议精神,部署全市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10月9日和15日,省委常委、副省长张海波,副省长陈平先后来青调研指导,对我市秋粮收储工作给予肯定。

二是强化服务保障,确保收购顺畅。充分发挥全市20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作用,日烘干能力达2.5万吨,对含水率过高的粮食早烘、快烘,累计烘干湿粮18万吨。协调农发行青岛市分行落实秋粮收购信贷额度4.43亿余元、青岛农担公司为全市138户粮食收购经营主体提供担保金额2.2亿元。全市共腾空秋粮收购仓容30余万吨,设置收购点40个,准备水分测定仪、清理筛、输送机等各类设施设备600余台,确保“有人收粮、有仓收粮、有钱收粮、有车运粮”。

三是强化示范带动,展现国企担当。积极发挥全市地方国有粮食储备企业主渠道作用,深入秋粮收购一线,实地调研粮食质量、秋收进度等情况,为农户与秋粮收购企业牵线搭桥,畅通销售渠道,累计协助2000余名农户达成玉米销售2.27万吨。据统计,截至11月5日,全市各类粮食收购主体从农户购进玉米数量达9.8万吨,完成预计收购量的1/3。

【东营】

一是统筹谋划,全方位安排部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秋粮收购工作,多次调度工作进展情况,主要领导亲自带队调研并要求做好粮食收储,守牢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扎实开展秋粮产购调查,对全市秋粮收购形势进行科学研判。印发《关于切实做好2025年粮食收购工作的通知》,全面动员部署,加强协调联动,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积极备战,全要素综合保障。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加大粮食收购市场化融资支持力度,引导各类粮食企业积极入市,全力保障秋粮收购。全市共落实收购仓容约35万吨,筹措秋粮收购资金4.8亿元,其中积极宣传省级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新增信用贷款1000万元。截至11月5日,全市累计收购秋粮7.28万吨,收购价格1.08元/斤。

三是细化举措,全链条惠企助农。加强产销合作和农企对接,组织摸底全市秋粮收购企业情况,发布收购企业信息,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开展预约收购、延时收购。做好产后服务,利用世界粮食日及粮食安全宣传周,积极宣传农户科学储粮“十要十不要”,充分发挥4家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作用,积极开展粮食清理、烘干、储存服务,降低农户储粮损失。

四是强化预警,全流程监管覆盖。组织开展新收获秋粮风险监测,启动秋粮收购日报告制度,及时公布收购价格及收购进展情况,引导农民均衡有序售粮。公开服务承诺和市县举报电话,畅通投诉渠道。聚焦关键环节,采取信用分级、“双随机一公开”及部门联合执法等方式,督促企业严格落实“五要五不准”收购准则,按照质量等级做好分类处置、定向销售,全力筑牢监管防线。

【潍坊】

一是强化要素保障,夯实收购基础。全市共腾仓并库准备收购仓容40万吨,协调农发行落实收购贷款资金11亿元,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推出“粮食丰收贷”“粮商贷”等14种专项信贷产品,培训一线检化验、会统等人员1624人次,鉴定校正收粮设备、计量和检化验仪器1596台(套),全力以赴做好各项收购准备工作。

二是细化收购信息,畅通购销渠道。摸排梳理全市非食用玉米需求企业,向社会公布20家深加工及饲料企业名单。对全市粮食收购企业进行“拉网式”摸排,建立58家企业的“一企一档”工作台账。推行“三明确”发布标准:明确收购质量标准,公布水分、霉变率等具体指标;明确收购数量能力,标注企业年度或日收购量;明确企业联系信息,统一公布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

三是拓宽处置渠道,提升利用效能。建立“分类定级、优质优价”的分级利用体系,根据用途差异稳妥设计处置路径。针对过湿粮,协调全市烘干点优化“分段烘干”流程,将玉米从含水量40%烘至20%方可出仓收购,加快湿粮流转;针对淀粉加工需求,引导诸城兴贸、源发生物等龙头企业,结合生产工艺特点将水分标准放宽至20%-33%,扩大原料收购范围;针对酒精生产特性,指导英轩实业等企业将玉米霉变率标准放宽至7%-15%,定向收购用于酒精加工。

【日照】

一是安排部署秋粮收购工作。组织各区县、功能区收听收看全省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视频会议,安排部署全市秋粮收购工作,并公布全市29处粮食烘干网点。

二是定期调度秋粮收购情况。自10月11日以来,每日调度各区县、功能区玉米用粮企业收购本地玉米情况。调度期内重点监测的20余家企业收购本地玉米6914吨,均价1.14元/斤,市场收购有序,价格总体稳定。

三是摸排秋粮收购需求情况。联合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摸排全市非食用玉米用粮企业收购需求情况,并向社会公布17家玉米用粮企业的名称地点、联系方式、需求量等信息,拓展农民售粮渠道。落实监管责任,严防不合格粮食流入口粮市场。

【临沂】

一是谋划先行,夯实基础。联合印发通知全面部署安排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明确任务、压实责任。提前开展产购调查摸底,启动秋粮价格日监测,利用79个国家级、省级价格点持续加强市场监测分析,当前玉米市场收购价格1.13元/斤左右,较去年同期高0.04元/斤左右。

二是紧盯重点,靶向发力。筹措资金27.76亿元,腾备仓容81.35万吨,积极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入市收购。组织开展新收获粮食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通过主流媒体公布67家秋粮收购企业名录,拓展农民售粮渠道。截至11月5日,全市收购秋粮7.8万吨,进度符合预期。

三是优化服务,减损增效。秋粮收获期间,发动粮食加工企业、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积极主动靠上为农户提供“烘干+收购”服务,全市各类烘干服务主体共烘干玉米超32万吨。结合秋粮收购、世界粮食日等活动指导农民科学储粮,最大限度减少产后损失。

四是强化监管,规范秩序。秋粮集中收购以来,开展秋粮收购执法监管26次,出动执法人员74人次,检查收购主体57个次。同时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及时预警处置涉粮问题,收购工作平稳有序。

【滨州】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召开全市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会议,建立包保调度机制,领导班子带队赴7个县(市、区)共44家企业、12家产后服务中心开展实地调研,及时了解收购困难,现场解决存在问题。

二是指导科学储粮,降低产后损失。邀请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专家开展粮食产后科技服务,为农户免费提供500斤食品级防霉剂。通过及时烘干和科学储存,累计减少粮食损失近1000吨,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

三是精准推送信息,优化服务保障。提前核实辖区内粮食烘干能力,公布12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的具体位置、设备烘干能力及联系电话,通过县区、镇办等渠道精准推送,方便农户就近送粮。全市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现已累计烘干湿粮10.8万吨。

四是稳定市场预期,畅通售粮渠道。执行秋粮收购日报制度,持续跟踪粮价走势、供需变化。通过多种途径,公布全市34家玉米收购企业具体位置、收粮标准,方便农民就近售粮。目前,含水量14%以下的玉米价格为1.11元/斤,累计收购玉米89.1万吨。

五是强化监督检查,规范售粮秩序。联合市市场监管局开展2025年秋粮收购联合检查,先后赴沾化区、阳信县、惠民县、博兴县4个县区的13个粮食收购主体开展现场检查,坚决打击坑农害农等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粮食收购市场秩序,切实保护种粮农户和粮食经营者合法权益。

(供稿:青岛市发展改革委王国庆、东营市发展改革委李燕、潍坊市发展改革委范丹阳、日照市发展改革委门奎韬、临沂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刘鹏、滨州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吴慧雅  

核稿、编辑:郑懿  审核:刘绪斌)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