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北方人以面食为主,平时最喜欢吃的就是馒头、包子、面条和水饺。频频因大馒头上热搜的山东,聚焦主食产业化,补短板、延链条、扩规模,放大山东特色主食集群效应,推动“粮食加工”向“食品生产”转型,助力打造主食产业新高地。 “目前,我们形成了一条‘粗细加工+精深加工+物流+销售’的完善产业链,在保证面粉加工的基础上,开发出水饺、油条、春卷、包子等6大类200多个预制面食品种,实现了全产业链发展。”山东望乡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克武介绍说。这种模式不仅可以延长粮食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还可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近年来,高密市不断探索尝试全链条发展。一方面,以打造望乡产业综合体为引领,培育望乡、环丰等7家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建成胶东地区规模最大的面条生产基地,日加工小麦能力达2000吨,开发推出水饺、油条、春卷、乌冬面、冷面、手抓饼等200多个预制面食,年营业收入达15亿元。另一方面,全面叫响“高密小麦”“高密好粮”区域品牌,持续放大品牌效应,积极参与粮食博览会、农贸会、展销会,融入现代商超、社区终端、电商平台等销售渠道,全面提升品牌竞争力。 近年来,我省相关部门围绕补齐主食产业化“小、散、乱”短板,推进米、面、杂粮、薯类等制品的主食工业化生产、标准化提升、社会化供应,助力打造主食产业新高地。山东众多粮油企业近年来在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部门支持、帮助下,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在发展优质小麦种植基地、研发功能性食品、推进线上线下立体销售等方面创新发展,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子,不但提高了企业效益,也带动了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麦香园决心要做出鲁西北小麦品牌,打造鲁西北健康主粮供应基地,以馒头为载体,建立从基地到餐桌的主食供应全产业链,让主食做到安全可控。‘齐鲁粮油’公共品牌的打造也需要优质产品的支撑,公共品牌+地域特色的模式,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个机遇,同时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禹城市麦香园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邵燕介绍说。该公司十多年研发定制的“三醒三发,八道压面”专利工艺,使馒头加工实现了标准化。 山东富世康工贸集团延伸产业链,把“好粮油”送到居民家门口。先后在居民小区、学校、医院等人口密集地区设立富世康餐饮连锁直营店12家;建起了11000平方米的食品加工车间,承租、托管中学食堂18家,每天为3万多名师生提供营养、健康的“一日三餐”。与上海盒马鲜生和北京惠达通泰签订了山东戗面馒头等食品合作协议,每月为其供货100多吨,把“好粮油”推向了更广阔的市场。 滨州市主食加工企业日益完善产业链条,不断向上游原料生产和下游市场流通两个方向延伸。尤其是通过培育主食产品线下直营店和线上店铺,不断完善销售网络。近年来,滨州粮食食品企业每年新入驻全国各大城市商超1000家以上,新增实体店近200个,入驻线上销售店20余个,不断带动主食产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 滨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年产速冻食品2万吨,烘焙食品2万吨,开发的“面食家”系列产品,涵盖速冻蒸包系列、馅饼系列、多用粗粮系列、速冻水饺馄饨系列、速冻肉制品系列、速冻烘焙面团系列,均采用中裕高品质小麦粉,筋道、爽滑。通过300多家直营店面,每天直供口味多样的包子、水饺、馄饨、馅饼,为人们早中晚餐提供了极大便利,备受消费者青睐。 近年来,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围绕“六大提升行动”,强化“三链协同”,持续打造全省优质粮食工程升级版。深入推动主食产业示范提升工程,认定一批示范单位、培育一批主食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米面、玉米、杂粮及薯类主食制品工业化生产、社会化供应;大力发展方便和速冻食品,支持开发个性化功能性主食产品,保护并挖掘传统主食产品;推广“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等新模式;形成山东特色主食集群效应,推动“粮食加工”向“食品生产”转型,增加优质粮油供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