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任务 | 工作目标 | 工作进展 | 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 | 备注 |
1.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 严格执行国家收购政策,发挥政策托底作用,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 1.认真抓好政策性收购。2月21日,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等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最低收购价小麦收购工作方案》(鲁粮发〔2023〕4号),坚持底线思维,切实发挥政策托底作用。 2.做好夏粮收购工作。截至9月10日,全省累计收购新小麦946万吨,同比增加105万吨,其中国有企业收购287万吨,同比增加42万吨,收购均价1.51元/斤,集中收购期进度已超九成。 | 持续关注调度夏秋粮收购进展情况,强化人员、资金、仓容、仪器设备等保障,确保“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有仓收粮、有车运粮”,不发生种粮农民“卖粮难”问题。 |
|
2. 提升粮食收储调控能力 | 巩固地方储备粮规模,优化品种结构布局,健全层级分明、运作高效的储备体系,提升粮食收储调控能力。 | 1.加强省级储备粮轮换管理,严格执行地方储备粮轮换政策,指导好本年度地方储备轮换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地方储备粮轮换完成率88%,其中省级小麦轮换全部完成。 2.指导各地结合区域内饲料养殖和玉米、大豆等深加工生产需求,在实际储备总量内通过品种串换等方式,逐步建立一定数量的玉米、大豆等储备,进一步丰富储备品种。 | 会同有关部门下达分解地方储备规模通知。指导各市建立一定数量玉米、大豆等饲料用粮储备。 |
|
3.加快省级区域性粮食安全应急保障基地建设,完成2090个粮食应急供应网点改造提升任务 | 加快推进省级区域性粮食安全应急保障基地建设,全面构建全省一体化粮食安全应急保障体系,满足平时服务、急时保供的需要。 | 全力推进四大省级区域性粮食安全应急保障基地建设工作,建立双周定期调度和通报制度,先后6次开展实地督导,指导有关市和项目单位做好工程建设和运营准备。已完成四个项目的财务、业务和法律股权投资尽职调查,配合省财政厅完成滨州、临沂项目的预算评审。截至目前,滨州项目即将主体封顶;临沂项目正在全力推进主体工程建设;济南项目已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已全面开工建设;青岛项目已完成设计、施工招投标工作,正在积极推进各项前期审批手续。同时,配合财政部门启动股权投资相关工作。 | 部分项目受土地所有权、地质条件复杂等影响,建设进度缓慢。 下一步,坚持双周定期调度制度,相关工作进展及时通报有关市,定期开展现场督导,配合做好财政资金股权投资相关工作,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尽早发挥基地作用。 |
|
全省粮食应急供应网点能力提升,提高粮食应急保障能力。 | 2月13日,印发《关于完善粮食供应保障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鲁粮发〔2023〕3号),4月24日,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应急保障中心的实施意见》(鲁粮发〔2023〕5号),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推进粮食应急保障体系转型升级。截至目前,全省升级改造应急供应网点任务建设完成、完成资金拨付或招投标2103个。 | 拟于9月下旬,在日照市召开全省粮食应急供应网点建设现场推进会,加强工作指导和调度,确保年底前全面完成改造任务。 |
|
4.加快推进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打造“齐鲁粮油”公共品牌升级版 | 改善地方储备企业仓房条件,提升粮食安全收储保障能力。 | 持续推进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项目建设进度和做好项目验收工作的通知》,推进项目建设,加强项目验收,做到建设有标准、验收有依据。抓紧督导调度,按季度调度项目进度,了解问题困难,及时协调解决。截至6月底,全省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完成投资5.6亿元,完成升级改造和新建扩建仓容125.4万吨,进一步提高粮食收储能力。 | 个别项目建设进度偏慢。 下步,深入推进项目建设,指导各市加快地方政策性储备粮库新建扩建和升级改造工作,按时上报项目建设进度,扎实组织开展项目验收。 |
|
“齐鲁粮油”公共品牌影响力、美誉度持续提升。 | 1.赴江苏和广西举办中国行推介会,开展与上海、苏州等地企业产销对接活动,组团赴北京参加粮油财富论坛、第十九届粮食产销协作福建洽谈会、第五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举办6场“齐鲁粮油”六进活动,百余家粮食企业跟随“齐鲁粮油”走出去展示、展销和对接。 2.新公布《山东煎饼》团体标准,累计出台12项,用标准引领产品品质提升;授权38家企业的61个产品使用“齐鲁粮油”商标,实现与企业品牌合作共赢;在品牌引领下,新增“青岛面粉”市级粮油公共品牌,累计发布达到5个,切实搭稳了品牌建设金字塔架构。3.举办粮食产业互联网创新展,综合展示粮食流通领域数字化转型的先进技术与服务模式。 4.推动“好粮有网”产业互联网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新模式,构建B2B2B2C电子商务平台,入驻企业400多家,上架商品7000多款,累计交易额达百亿元。 5.举办第三届“齐鲁粮油”面点大赛,弘扬中华传统面点文化、打造齐鲁面点美食品牌。 | 1.强化品牌宣传推广。围绕“宣传+推介+文化”三大重点,构建立体多元化宣传体系。筹划举办品牌建设五周年大会,举办各种形式的粮油文化节,阐述和传播山东粮油文化。 2.推进产品落地营销。与“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形成联动效应,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布局线上与线下、批发与零售、省局自建平台与企业自建销售渠道等,推动“齐鲁粮油”产品落地营销实现新突破。 |
|
5.深入开展粮食节约行动,推进全链条节约减损,健全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 | 持续推进粮食流通环节的节粮减损,提升节粮减损水平。 | 1. 充分发挥280家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作用,提供“代储存、代清理、代烘干、代加工、代销售”一条龙服务,覆盖区域内粮食产后损失率降低约4个百分点。2.强化粮食产后服务,发挥98.8万个农户科学储粮仓作用,提升农户科学储粮水平,覆盖区域内粮食产后损失率降低约5个百分点,年均助农减损约4.9万吨。 3.开展损失损耗调查,调研834个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以及195家粮食企业,全面了解粮食损耗情况。 4.组织开展全省粮食科技活动周,引导粮油加工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升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设备,鼓励适度加工,助力加工环节节粮减损。 5.组织开展“保粮节粮、我在行动”主题粮食储存节约减损作品征集和储粮故事征文活动,推动增强储粮主体爱粮意识,积极营造节粮减损的浓厚氛围。 | 粮食产后烘干服务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提升。持续推动节粮减损,充分发挥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作用,为农户提供“五代”服务;围绕粮食加工等环节指导开展节粮减损。 | 我局为参与单位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