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专题专栏 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

《习近平关于国家粮食安全论述摘编》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

发布时间:2023-06-08 10:36   阅读量:

9

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关于耕地问题,我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集中讲了,这里要再强调一下。在这个问题上,反复敲敲警钟,没有坏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农民可以非农化,但耕地不能非农化。如果耕地都非农化了,我们赖以吃饭的家底就没有了。

《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23日),习近平《论“三农”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75页

10

我国耕地资源有限,尽管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耕地数字有所增加,形成了账面数字的变化,但实际耕地还是那么多。这些耕地都在耕种,并没有闲着。调查的统计,土地数量增加了,并不等于产能增加了。十八亿亩耕地红线仍然必须坚守,同时还要提出现有耕地面积必须保持基本稳定。极而言之,保护耕地要像保护文物那样来做,甚至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来做。坚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大家立了军令状,必须做到,没有一点点讨价还价的余地!

《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23日),习近平《论“三农”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75-76页

11

 这些年,工业化、城镇化占用了大量耕地,虽说国家对耕地有占补平衡的法律规定,但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占近补远、占水田补旱地等情况普遍存在,特别是花了很大代价建成的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也被成片占用。耕地红线不仅是数量上的,而且是质量上的。你在城郊占了一亩高产田,然后到山沟里平整一块地用作占补平衡,这两块地能一样吗?质量相差甚远,这样的一亩地甚至二亩地不能顶一亩高产田用啊!这不是“狸猫换太子”吗?在耕地占补平衡上玩虚的是很危险的,总有一天会出事。

《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23日),习近平《论“三农”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76页

12

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数字,我国水田和水浇地只有四亿九千五百万和四亿二千一百万亩,合在一起不到耕地总面积的一半,却提供了七成以上的粮食和八成以上的主要经济作物。水田和水浇地是我们的保命田。近十几年来,仅东南沿海五省的水田面积就减少了一千七百九十八万亩,相当于减掉了一个福建省的全部水田面积。这样的“占补平衡”必须下决心改变。

《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23日),习近平《论“三农”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76页

13

“有肥无水望天哭,有水无肥一半谷。”解决靠天吃饭问题,根本的一条是大兴农田水利。我们在农田水利方面欠账很多,好多地方还在吃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本,这个欠账要下决心补上。既要重视大型水利工程这样的“大动脉”,也要重视田间地头的“毛细血管”,解决好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要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抓紧建设一批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高标准农田。

《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23日),习近平《论“三农”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76-77页

14

 公司和企业租赁农地,要有严格的门槛,租赁的耕地只能种地搞农业,不能改变用途,不能搞旅游度假村、高尔夫球场、农家乐,不能盖房子搞别墅、私人会所,不能违规搞非农建设。当然,耕地也不能都搞成果园、花卉园、菜地,那样的话经济效益是上去了,但保谷物、保口粮就落不到实处了。

《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23日),习近平《论“三农”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87页

15

土地是农产品生长的载体和母体,只有土地干净,才能生产出优质的农产品。要抓紧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环境的管理,完善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网络,切断污染物进入农田的链条。对受污染严重的耕地、水等,要划定食用农产品生产禁止区域,进行集中修复。做这件事,要摸清底数,有计划分步骤推进,不能影响农民就业和收入。

《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23日),习近平《论“三农”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90页


来源 | 《习近平关于国家粮食安全论述摘编》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