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专题专栏 粮食安全党政同责

《习近平关于国家粮食安全论述摘编》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

发布时间:2023-06-12 16:38   阅读量:

16

要扩大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有序实现耕地、河湖休养生息,让河流恢复生命、流域重现生机。有的地区特别是平原面积小的地区,一度把很多二十五度以上坡地划进了基本农田。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基本农田是必需的,但不能形而上学,要实事求是,该改正的要改正,该退的要退够。这样做,短期看可能减少一些粮食产量和耕地数字,但这是可持续的粮食增产思路。

《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3月14日)

17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这些关键点要一个一个抓落实、抓到位,努力在高基点上实现粮食生产新突破。家庭经营和规模经营要统一起来,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在河南考察时的讲话(2014年5月9日、10日),《人民日报》2014年5月11日

18

资源环境亮起“红灯”,一些农业资源过度开发、透支严重。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农膜残留、秸秆、畜禽粪便污染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加重,加上工业和生活污染,使一些地方的地没法种了、水不能浇了,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形势。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2014年12月9日),习近平《论“三农”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137页

19

农业发展不仅要杜绝生态环境欠新账,而且要逐步还旧账。要推行农业标准化清洁生产,完善节水、节肥、节药的激励约束机制,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更好保障农畜产品安全。对山水林田湖实施更严格的保护,加快生态脆弱区、地下水漏斗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区治理,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2014年12月9日),习近平《论“三农”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138页

20

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依法依规做好耕地占补平衡,规范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2015年5月),习近平《论“三农”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160页

21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是对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占用耕地不断扩大的补救措施,是国家法律和政策允许的,但必须带着保护耕地的强烈意识去做这项工作,严格依法依规进行。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加强对耕地占补平衡的监管,坚决防止耕地占补平衡中出现的补充数量不到位、补充质量不到位问题,坚决防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地的现象。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中要把好关,不能让一些人以改革之名行占用耕地之实。对耕地占补平衡以及耕地保护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加强调查研究,提出有效的应对之策。

《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2015年5月),习近平《论“三农”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160页

22

经过长期发展,我国耕地开发利用强度过大,一些地方地力严重透支,水土流失、地下水严重超采、土壤退化、面源污染加重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革我国环保管理体制》(2015年10月26日),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102页

23

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国家可以根据财力和粮食供求状况,重点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开展试点,安排一定面积的耕地用于休耕,对休耕农民给予必要的粮食或现金补助。开展这项试点,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影响农民收入为前提,休耕不能减少耕地、搞非农化、削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急用之时粮食能够产得出、供得上。同时,要加快推动农业走出去,增加国内农产品供给。耕地轮作休耕情况复杂,要先探索进行试点。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革我国环保管理体制》(2015年10月26日),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102-103页

24

要采取有效投融资方略,加强农业现代化基础建设,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改变单纯追求产量倾向,把资金和政策重点用在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及农产品质量、效益上。在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基础上,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对农田水利、农机作业配套设施等建设支持力度,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推动农业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现代农业转变。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12月18日)


来源 | 《习近平关于国家粮食安全论述摘编》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