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对全国影响举足轻重。要发挥好粮食生产这个优势,立足打造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稳步提升粮食产能,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有新担当新作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完善土地执法监管体制机制,坚决遏制土地违法行为,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乡村振兴是全面振兴》(2019年3月8日),习近平《论“三农”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293页 17 “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都是事关民生的大事。有关部门要做好工作,确保节日期间市场供应充裕,质量安全可靠,让群众过一个安定祥和的春节。 二〇二〇年春节前夕赴云南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的讲话(2020年1月19日-21日),《人民日报》2020年1月22日 18 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保持生产生活平稳有序,避免因确诊病例增多、生活物资供应紧张等引发群众恐慌,带来次生“灾害”。要确保主副食品生产、流通、供应,确保蔬菜、肉蛋奶、粮食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要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积极组织蔬菜等副食品生产,加强物资调配和市场供应,采取措施保证运送生活必需品的车辆顺利通行。 《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话》(2020年2月3日),《习近平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论述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42页 19 要做好生活必需品生产供应工作,这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支撑。各地要严格落实“米袋子”省长责任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切实抓好主副食品生产、流通、供应组织,对武汉等重点城市要组织力量加大调运投放。要加强产销衔接,充分发挥流通企业、电商平台等作用,维护正常的市场流通秩序。要畅通运输通道,落实好“绿色通道”等政策,坚决纠正各类“硬阻断”交通行为。要做好煤电油气等运输供应,切实保障生活用能需求。当前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节,各地要组织好种子、化肥等农资供应。 《疫情防控是目前的头等大事》(2020年2月12日),《习近平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论述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64-65页 20 不失时机抓好春季农业生产。现在,春耕备耕已从南到北陆续展开。要抓紧解决影响春耕备耕的突出问题,组织好农资生产、流通、供应,适时开展春播。即使是疫情最重的湖北和疫情较重的省份,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农民开展农业生产。农业生产场所大多在田间野外,一些不合理限制要取消,确保农业生产不误农时。 《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2020年2月23日),《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440-441页 21 切实保障基本民生。疫情直接影响居民收入,再叠加物价上涨因素,部分群众基本生活面临的困难可能增多。要落实“米袋子”省长责任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保障主副食品供应。要密切关注疫情对市场供求的影响,做好居民生活必需品保供调度,防止物价过快上涨。 《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2020年2月23日),《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441页 22 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各级党委要把“三农”工作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统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把农业基础打得更牢,把“三农”领域短板补得更实,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当前,要在严格落实分区分级差异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全力组织春耕生产,确保不误农时,保障夏粮丰收。要加大粮食生产政策支持力度,保障种粮基本收益,保持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稳定,主产区要努力发挥优势,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要保持应有的自给率,共同承担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农田水利、农业机械化等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并加快推广使用,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要做好重大病虫害和动物疫病的防控,保障农业安全。要加快发展生猪生产,切实解决面临的困难,确保实现恢复生产目标。 《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2020年2月24日),习近平《论“三农”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298-299页
来源 | 《习近平关于国家粮食安全论述摘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