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量大、储存量大、流通加工量大,是节粮减损主阵地。近年来,山东以集成改革创新为切入点,以绿色低碳为发展方向,聚焦协同化、专业化、绿色化、链条化,提升产、购、储、加、销全链条节粮减损能力,深耕“无形良田”,节粮减损取得显著成效。 聚焦协同化,高质量推进 10月16日,2023世界粮食日·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山东主会场活动在滨州举行,同步启动了全省粮食系统政府开放日活动,各地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面向公众开放,开展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倡导引领爱粮节粮社会新风尚。 山东连续举办4届粮油产业博览会、世界粮食日·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粮食科技活动周、“齐鲁粮油”六进等系列活动,拍摄纪录片《希望的田野》,推出全国首部粮油科普动画《齐麦麦与鲁果果》,持续传播粮食文化,推广节粮爱粮知识。 加大社会层面宣传,让节粮减损成为共识,仅是协同化推进节粮减损工作的一方面。近年来,山东把强化政策保障作为推进节粮减损的重要抓手,出台了《山东省反食品浪费规定》,建立了全省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专项工作机制,节粮减损纳入《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在全国率先出台粮食风险基金结余动用方案,安排23亿元支持绿色仓储、节粮减损建设。一系列政策措施密集出台,有效推动了全产业全链条节粮减损。 山东各地也在实践中探索出了节粮减损新经验、新模式。滨州探索“产购储加销”全过程增效的节粮减损模式;德州市创建全国“吨半粮”和全链条节粮减损“双示范区”。中裕、富世康、金胜等粮油加工企业重点打造节粮教育+粮食产业+工业旅游模式,既宣传了爱粮节粮知识,又拉动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形成“体验式消费”效应,实现良性互动。 聚焦专业化,高标准服务 山东各地围绕粮食产后关键环节,坚持颗粒归仓,建立健全体系,提供专业化高标准服务,环环相扣、递次推进,最大程度减少粮食产后损失。 目前,全省86个产粮大县建成粮食产后服务中心280家,打通了农民售粮“最后一公里”,引导农户储粮从“路边晾晒、自然风干”向“专业化、社会化”转变。2018年以来,全省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累计清理烘干处理粮食超过4500万吨,节粮减损180多万吨。全省发放98.8万个农户科学储粮仓,年均助农降损5个百分点,粮食减损近5万吨。 山东还发挥“四横五纵沿黄达海十通道”交通优势,推动公铁水联运,水运成本比陆运成本减少三分之一。同时,在粮食收储环节推广应用自动化、智能化粮食物流装备和大型机械化出入库设备,推进粮食流通“四散化”,单车装卸效率提升2—3倍,降低人力成本。注重发挥大型合作社收割主力军作用,实现田间地头粮食整车运送不落地、产后服务中心代烘干、集中运输到粮库,减少运输损耗。散装比包装运输损耗降低约0.3个百分点。 滨州中裕等企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创新“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与新型经营主体、种粮农民建立稳定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户构建起从选种、管理到收购、加工全产业链的优质小麦“订单种植”模式,变“市场有什么加工什么”为“市场需要什么种植什么”,实现了麦收田间直通加工车间。全省发展优质粮食订单种植1400万亩,年均收购优质粮食480万吨。 聚焦绿色化,高品质储存 “现在通过安装在库区、仓内的高清摄像机,我们可以24小时查看粮库仓内、仓外实况,并将截取的视频流、抓拍的图片进行大数据分析、对比,异常信息推送到山东省粮食流通管理云平台,接受远程监管,预防事故发生,真正实现粮食‘看得见、管得住’。”东营市粮食和物资储备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山东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积极推动“智慧管粮”,以科技赋能粮食购销穿透式监管,守住管好“齐鲁粮仓”,在全国率先实现与国家平台互联互通,率先实现省市县各级粮食储备库区信息化管理和库存动态监管全覆盖。目前,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已启动全新省级平台建设,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聚焦业务流和资金流开展全数字化监管,将全面实现仓储管理流程再造,提升内控水平,降低管理成本。 良好的仓房条件是保障粮食安全储存的重要基础。在强化穿透式监管的同时,山东积极开展“绿色仓储提升行动”,持续推进新技术、新装备、新设施的应用,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仓房完好、设施配套的节粮减损仓储设施体系。总投资9.2亿元,升级改造和新建仓房208万吨,大力推广移动式液压翻板、环保清理筛组成的新型高效环保输送线,清理净粮能力不断提升,装卸损耗、人工成本有效降低。全省各地在政策的支持下,不断推进绿色仓储全覆盖。 储好粮还需要科技助力,山东注重“科技保粮”,广泛应用“四合一”科学储粮技术,强化内环流控温、惰性粉物理防治、菱镁板隔热、横向通风等绿色生态储粮技术集成示范,开展黄淮海地区粮情“早知道”新型粮情预测预警,粮食仓储企业逐步实现装备现代化、管理智能化、储粮绿色化,全省储备粮从入库到出库的综合损耗率降至0.42%。实施“仓顶阳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