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粮食安全面临挑战,世界各国应该加快行动,切实减少世界粮食损耗。” 9月10日,国际粮食减损大会在山东济南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信,深刻阐述了维护国际粮食安全的重大意义,科学分析了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倡议各国携手合作,加快行动,切实减少粮食损耗,彰显了深厚为民情怀和强烈责任担当,在与会人员中引发热烈反响。 乌拉圭驻华大使费尔南多·卢格里斯认为,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和此次大会向外界传递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中国致力于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贡献,特别是对粮食减损这一议题非常重视。 “当前,我们面临新冠疫情和气候变化等多重挑战,全球粮食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近1/3人口无法获得充足的粮食与营养,近1/3的粮食被损失和浪费,习近平主席的贺信进一步凝聚了减少粮食损失浪费、促进粮食安全的共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王凤忠说,中国的粮食总产量占全世界的1/4,中国人口占全球人口的1/4,更应该在粮食减损上展开务实行动,为全球反饥饿事业作出中国贡献。“当下,中国要从法律政策制定、延伸产业链条、良种选育、种植栽培技术优选以及适度加工等多个领域开展协同作战,还要在消费端上倡议广大消费者珍惜粮食。” “作为一名小麦研究工作者,现场聆听了习主席的贺信,深受鼓舞。现在小麦品种层出不穷,各种各样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助力,为粮食丰收、减损夯实了基础。但从粮食减损的各环节来看,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室主任曹慧说,山东是农业大省,期待与山东加强合作,为粮食减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目前统计数据显示,发展中国家在前端的收获到加工环节浪费较多。”针对这种现象,王凤忠建议,在生产端尤其在加工领域,要争取粮食生产实现物尽其用、梯度利用,努力降低粮食生产的损耗率,在消费端建议居民多食用全谷物食品,这样就可以减少20%-30%的粮食浪费率。“山东一些粮食深加工企业在粮食减损方面做得比较好,例如滨州中裕的面粉加工全部使用自产小麦,种、养、加链条之间可变废为宝,麦麸用于养殖,粮食发酵之后的酒糟可以生产沼液或作为肥料,形成了全产业链的加工方式。” 此次大会通过了《国际粮食减损大会济南倡议》,发布了《山东省粮食减损行动方案》。费尔南多·卢格里斯说:“会议结束后,我将进一步研读这两份文件,也希望大会能为各国粮食减损带来很好的意见建议,形成的成果能反馈给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等相关的国际组织。” 推动粮食减损智慧化、精准化,需要加强先进技术、工艺、装备的研发、转化和推广应用。9月10日上午,国际粮食减损大会参会嘉宾来到位于商河县贾庄镇的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示范中心进行参观。“这让我们备受鼓舞。”商河县副县长霍仁禄表示,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示范中心主要承担黄淮海区域农作物品种展示示范评价、现代农业装备应用示范、粮食减损增收技术集成推广等职能,是全国三个主要农作物品种展示示范中心之一,示范中心将借着此次国际粮食减损大会的成果,把农机农艺和装备智能化应用融入到园区日常管理,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10日上午,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代表处可持续食物消费与绿色供应链项目主任于鑫参观了中央储备粮济南直属库有限公司等地。“参观的内容让我大开眼界,山东及济南在粮食减损上有很好的系统化解决方案。”于鑫说,会议发布的《济南倡议》充分考虑到了粮食产业上游下游的各个要点,期待在落地过程中创造出更多好的实践案例。 保障粮食安全是永恒课题,节粮减损是长期任务,依法治理才能实现常态长效。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反食品浪费法,反食品浪费从此有法可依。“未来,不同省市可以结合本地特点,在反食品浪费法的基础上制定更细化的地方法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院副研究员刘晓洁说。 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指出,希望各方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携手合作,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实现零饥饿、零贫困目标贡献力量,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零饥饿、零贫困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美好愿景。习主席的贺信发出了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粮食安全挑战的时代强音。”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临时代办张忠军说,此次国际粮食减损大会由中国政府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联合国粮农组织十分重视粮食的减损工作,为此建立了国际粮食损失和浪费的技术平台,用于世界各国在国际粮食减损技术和经验的交流合作。“中国在国际粮食减损领域有很多好的技术和经验,对许多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联合国粮农组织将继续加强与中国在国际粮食减损领域的国际合作,通过南南合作、南北合作以及三方合作来进行跨国家、跨国际、跨区域的对话和交流,把这些先进技术和经验推广到全世界,助力全球粮食减损,维护世界粮食安全。”张忠军说。 欧盟委员会卫生与食品安全委员基里亚基季斯说,粮食损失与浪费是粮食系统挑战之一,中国致力于粮食减损,全社会都在响应“光盘行动”。“中国和欧盟签订了相关的《谅解备忘录》,我们非常欢迎在国际层面继续与中国开展更多的合作。为了使粮食系统更加可持续,我们必须要在全球层面精诚合作,团结起来应对粮食浪费带来的重要挑战。” 英国环境、食品与农村事务大臣尤斯蒂斯则表示:“我们正在帮助全球一些国家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包括推广太阳能冷链技术来保持食物的新鲜,非常期待与中国在未来开展更加密切的合作,一起应对粮食安全、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挑战。” (来源:大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