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发展改革委多措并举 构筑粮食流通行业安全生产防线

发布时间:2021-07-19 17:15   阅读量:


 

粮食仓储企业搭建起了售粮农民用粮加工企业之间桥梁,促进了粮食流通的活跃,极大地解决农民“卖粮难”等问题。德州市粮食仓储企业数量多,分布广,既有中储粮和省直库这样的大中型粮食仓储企业,又有县级储备库和基层粮所这样的小微型粮食仓储企业。德州市粮食仓储企业安全基础参差不齐,专业人员力量良莠不齐,给安全监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通过历次调研和检查发现,私营企业和中小微粮食仓储企业安全意识不强、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比较突出,是粮食流通行业的安全生产监管重点和难点。为此,我委采取多种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切实筑牢粮食仓储企业安全生产防线。

一、健全责任体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粮食行业安全生产的基本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的关键在企业主要负责人直接关系着整个企业的安全状况。确保主体责任落到实处,我委积极组织开展主体责任专项检查,着重检查企业是否逐级签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是否落实企业安全生产全员责任、是否做到安全生产无死角等。总结宣传检查中发现的先进做法,如德州市第五粮油储备库有限公司领导班子带头抓落实,讲安全生产专题党课,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将安全生产与职工年终工资、领导考核任免挂钩,使企业主要负责人能够恪尽职守,严把关隘,每个职工做到不违章、不冒险,遵章守纪,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针对中小企业盈利能力弱、人员少的情况,德州市财金粮食有限公司为临时雇用的装卸工购买一次性商业保险,实行风险分担,提高企业抵御风险能力。

二、创新监管方式,提升安全监管效能

一是捋顺监管关系,分级分类监管。德州市各级发改(粮食和储备)部门主动当地应急管理部门加强沟通联系,确定安全监管对象名单,细化监管内容,厘清监管责任,实现监管全覆盖,消除监管盲区和死角。对一些基础薄弱、情况较差的私营和中小微企业,突出检查重点,加大检查频次。二是调整检查方式,提高检查效果。德州市各级发改(粮食和储备)部门在日常安全生产监管中,主动推行全程说理式监督检查,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普及安全生产技术规范。督促企业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把责任制落实到企业、生产车间和班组,从源头上防止事故发生,达到安全生产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的监管效果。三是开展交叉检查,避免人情检查。为确保公平公正,更好地发现问题和消除隐患,同时能让基础较差的县(市、区)学习到基础较好的县(市、区)的先进经验,达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积极在全市粮食流通行业开展交叉检查。四是部门联合监管,加大惩戒力度。与信用监管部门开展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工作,对发生事故达到惩戒标准的企业实施联合惩戒,对严重失信主体从严审核行政许可审批项目,从严控制生产许可证发放;对严重失信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对失信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注册执业人员等实施市场和行业进入措施。与农发行开展联合惩戒,对发生事故粮食企业,从信贷支持等方面予以收紧。禹城粮食部门联合应急管理、消防和电力部门,借助专业力量,对中小企业开展主体责任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培训演练和现场作业等全方位的检查。五是实行托管和顾问制,降低企业成本。武城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专业安全机构提供一站式安全管理服务,在辖区中小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托管试点和顾问制管理工作,安全机构定期到企业进行隐患排查,帮助企业建立系统全面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指导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技术服务,建立起政府监管与第三方协助抓安全的创新局面。

三、加大隐患查治,严格防范各类事故

为更好地排查隐患,每次检查前,我委认真研究制定《安全生产检查事项清单》,对照检查清单,逐一排查隐患,并当场指出问题,反馈给企业,落实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限、整改措施、整改资金。针对检查中发现的新特点、新问题,抓薄弱环节、抓要害岗位、抓危险场所、抓事故多发地点,提高检查质量及效果。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收集整理,形成隐患清单,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督促县(市、区)和企业进行整改,整改完成的隐患逐个销号处理,做到闭环管理,使各项检查和整改工作落到实处,提高隐患整改的质量和效率。严把仓储管理准入关,做好租赁库点安全监管,每年夏粮收购之前,德州市发改(粮食和储备)部门、中储粮和农发行三家联合开展空仓验收工作,着重对租赁库点的仓房是否具备安全储存的要求,安全防护是否配备齐全、消防设施是否完好无损等情况进行现场验收,不达标的库点坚决不允许存放粮食。

四、加强培训演练,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一是加大一线员工培训力度。严格落实在职员工培训,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全员集中培训,培训时长不少于12学时,培训内容以法律法规、企业危险源、岗位风险点、安全技术操作要点及自保自救等知识为主;以企业安全文化、思想教育以及岗位特点为主,及时对新入职员工开展培训。二是严格岗前培训。坚持作业人员岗前全员培训,上岗一次培训一次,不培训不作业。由带班领导或者安全生产管理员讲解当天作业的主要任务、作业流程、风险点和安全防范措施等,提高遵章守纪的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尤其是对外包作业和临时聘用人员,确保了解掌握全部岗前培训内容后再上岗。三是加强对检查人员的安全培训。邀请行业内专家来我市进行安全生产和安全储粮培训,培训范围覆盖县市区粮食主管部门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和业务科长,有力夯实检查人员业务基础。同时,积极鼓励各级粮食主管部门及企业开展不同范围、不同级别的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五、积极开展宣传,树牢安全发展理念

依托开展安全生产宣贯活动,抓好法律法规宣传,“要我安全”转到“我要安全”和“我会安全”上来,在全市粮食流通行业逐渐树立起“最大的损失是事故,最大的责任是安全责任,最大的隐患是麻痹思想,最大的成本是生产事故”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一是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充分利用每年的“生产安全事故警示教育月”、“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法制宣传月”,累计发放宣传资料近万份,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法律意识和安全素质。借力粮收购专项检查等活动,向被检查单位宣传安全发展观念,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和防范技能。二是开展知识竞赛。近年来,通过业务科室牵头,举办市直粮食系统安全生产和安全储粮知识竞答活动,在市直粮食系统掀起安全知识学习高潮

安全生产重于泰山,安全生产工作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下一步,我委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不断加强对中小粮食仓储企业的安全监管力度,扎实做好粮食流通行业的安全监管工作,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