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专题专栏 党建宣传 警钟长鸣

贫贱不移 木人石心

发布时间:2018-04-17 13:09    阅读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载籍丰富,蕴蓄着无尽的宝藏。《汉语成语词典》中,有个木人石心的成语,形容一个人意志坚定,不为外物所动心。这个成语源自西晋时期的一个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是江南名士夏统。据《晋书·夏统传》记载,夏统幼年丧父,家里贫穷,侍奉母亲,以孝著称,与兄弟关系也很和睦。他经常早出晚归拾柴捡谷,寻求食物,有时则到海边去,捕取蛤类、小虾充饥。

同族的人见夏统饱读诗书,才干出众,多次劝说他出去谋个一官半职:您清亮正直,可以在郡里为官,如果和官府权贵结交,一定会很显贵,为什么要心甘情愿地在山林中艰辛劳苦,在江湖河泽中耗尽一生呢?夏统听了很不高兴,明确拒绝说:你们就这样对待我吗?如果我遇到太平盛世,就可以与辅佐的大臣们共评议同进退;如果遇到混浊的时代,一定会和屈原一样自沉江河,以死抗争;如果处于时世盛衰之间,则自然会像长沮和桀溺一样隐居遁世,哪能在朝廷官府间使自己受辱委曲求生呢?劝说他的人非常羞愧。

后来夏统的母亲病重了,他到洛阳去买药。正好碰上三月上巳节,洛阳王公以下的人都出游到浮桥上,男女并驾齐驱,华丽的车子和服装光耀道路。当时夏统正在船上晒他买回的药,许多达官贵人的车骑来来往往如云彩一般,夏统看都不看他们一眼。太尉贾充觉得奇怪,就问他是谁。夏统开始并不回答。贾充又问了一遍,他才慢慢地说:我是会稽人夏仲御。贾充问他会稽的风俗人情,夏统说:当地的百姓循规蹈矩,还有大禹的遗风,太伯的节义礼让,严遵的高尚之志,黄公的高风亮节。

贾充又问他说:您在海边居住,很识水性,能撑船搏浪吧?夏统回答说:会。于是就操起船舵摆正船橹,在河中间盘旋往复,飞扬船头,回转船尾,有多次挥起长艄船就直往前冲。观看的人都很吃惊,贾充心里尤其惊异,就又靠近夏统的船和他谈话,夏统对所有问题都能即刻回答上来。贾充想让他当官,他就低头不说话。贾充又对夏统说:从前尧也歌唱,舜也歌唱,从前的圣哲们没有不尽情欢歌的。你能唱一些你家乡的地方歌谣吗?”夏统说:先公寓居在稽山,就让各国来朝见,传授教化偏僻之国,死后安葬在那里。恩泽广泛地播布,圣人的教化还保存,百姓感恩歌咏,于是作《慕歌》。又有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纯贞孝顺的德行超过了梁高行和宋伯姬,她父亲掉进江里,找不到尸首,曹娥仰天号哭,十分悲伤,就投水而死,父女俩都不见了尸体,后来才一起浮出来,国人哀怜她的孝义,为她咏唱《河女》的篇章。伍子胥规谏吴王,意见不被采纳,被杀死扔到海里,国人哀痛他的忠烈,为他作了《小海唱》。现在我想唱一唱这几首歌。大家都说:好。

夏统便用脚敲船,放声高歌,歌声激扬慷慨,大风应声吹来,卷起水扬散到天空,云雨接着集合,叱咤欢呼。大家互相谈论说:如果不到洛水来游玩,怎么能见到这样的人才。听到《慕歌》的歌声,就仿佛看到大禹的容颜。听到《河女》的歌声,就禁不住泪流满面,觉得曹娥的高尚操行就在眼前。聆听《小海唱》,认为伍子胥、屈原就站在身边了。

贾充想向夏统炫耀他的文武仪仗队,希望夏统前来观看,趁机答谢他,就命令打起朱旗,推举掌管旗帜的校尉,按羽旗分成队列,队伍很是整肃。不一会儿,鼓吹同时奏响,胡笳长鸣,车马纷纷出动,在大道上纵横驰骋,又命令艺妓们盛装打扮,绕着夏统的船转了三圈。夏统端坐如故,好像是什么也没有听见,什么也没有看见。贾充等人各自散去后说:这个夏统真是木头做的人、石头做的心啊。

(摘自中国纪检监察报)

分享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