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以三个坚持不断推动大讨论活动深入开展
山东各级粮食部门以开展“深化改革转型发展走在前列”大讨论活动为契机,突出问题导向,凝聚思想共识,深入调查研究,大力推动行业转型发展,努力把大讨论活动成效体现到粮食流通改革发展成果中。
一、坚持以上率下,推动大讨论活动全面开展
省粮食局党组把大讨论活动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抓手,省局先行一步、率先开展,坚持与业务、党务工作同部署、同督导,确保大讨论活动取得实效。
(一)抓动员部署。国家局动员部署会议结束后,山东省局在全行业率先召开全省大讨论活动动员部署视频会议,第一时间对活动开展作出安排部署。及时制定印发活动实施方案,启动全省“深化改革转型发展走在前列”主题征文活动,向全社会发出“我为粮食改革发展献一策”征集启示并公布大讨论活动专用电子信箱,在省局网站设立大讨论活动专栏,在《齐鲁粮食》开设大讨论活动专题,编发简报专刊,为活动开展营造浓厚氛围。
(二)抓调查研究。结合山东粮食工作情况,拟定30个方面的参考题目,引导全行业将活动重点聚焦到行业改革发展上,聚焦到推动工作开展上。组织省局机关围绕大讨论活动开展形成重点调研课题9个,结合各市工作特点确定12个方面的调研重点。经各市初选,已报送调研报告200余篇,省局将组织筛选并汇编成册,作为大讨论活动中期成果交流材料。
(三)抓亮点典型。组织各地紧扣粮食流通改革发展重点工作,总结亮点,树立典型,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在行业深化改革转型发展中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目前,组织报送的滨州(产业经济)、烟台(军民融合)、高密(监督检查)3个方面的典型经验被国家局纳入全国工作亮点。在即将召开的2018年全省粮食流通工作会议上,已选定6个市、3个县粮食局作经验交流。
(四)抓督促指导。省粮食局组成由领导班子成员带队的督导组,结合专项检查、业务会议等分片区、分层次开展实地督促指导10多次,召开大讨论活动专项督导会议3次,确保大讨论活动方向不偏、力度不减、内容不少。
市、县粮食部门认真落实国家局、省局部署要求,把大讨论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及时成立领导小组,周密制定实施方案,加强督促调度,深入学习研讨和调查研究,始终做到活动开展与重点工作同频共振、扎实推进。
二、坚持突出重点,推动大讨论活动向纵深开展
山东各级粮食部门立足实际,注意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结合重点工作,推动大讨论活动向纵深开展。
(一)突出抓好粮食产业经济发展。一方面,紧紧抓住国家局在山东滨州召开全国加快推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的契机,在省内大力推广“滨州模式”,加快粮食产业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努力在更高层次上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另一方面,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意见》,结合山东实际,研究形成实施意见,省政府将于近期印发,计划到2020年末,全省粮食产业工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
(二)突出抓好项目储备和建设管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推进粮食行业项目储备座谈会和项目建设视频会议精神,省粮食局成立项目储备和建设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各市粮食局主要负责人参加的专题会议,对项目储备和建设管理工作作出安排部署。要求各地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思想观念认识不清、规划引领作用不强、项目储备不足、现代物流发展滞后、监督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进一步抢抓政策机遇,在全省启动实施粮食安全保障调控和应急设施建设项目、粮食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工程、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工程等重点工程项目。
(三)突出抓好优质粮食工程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整体推进”原则,积极推动工程落实落地。确定1个市、7个县为“中国好粮油”示范市、县,6家企业13个品种入选国家首批“中国好粮油”产品目录,在16个市、82个县、179家企业开展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在1个市、24个县开展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
(四)突出抓好地方粮食立法修规。认真落实国家“先照后证”要求,提请省政府对《山东省粮食收购管理办法》进行修订。积极推进地方粮食立法进程,向省人大、省政府法制办提出的《山东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立法建议,列入省政府2018年立法工作计划。按照国务院、省政府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及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要求,结合山东粮食工作实际,制定印发了山东省粮食局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办法等3项制度。
(五)突出抓好粮食安全责任考核。一方面,扎实做好考核各环节工作,及时下发考核工作方案,优化考核内容,提高考核的针对性。进一步放大考核“指挥棒”效应,将储粮安全等重点指标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考核,推动粮食安全责任制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另一方面,优化考核方式,开发应用集考核评审、信息交流、台账调度等功能于一体的考核信息管理系统,初步实现考核工作无纸化、数字化。
三、坚持高点站位,推动大讨论活动持续开展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山东各级粮食部门将对照活动方案要求,再梳理、再细化、再落实,抓出亮点、树好典型,确保大讨论活动持续开展、走在前列、取得实效。
(一)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贯穿活动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在举办省局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培训班的基础上,结合即将在全党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自觉以十九大提出的新思想、明确的新纲领、作出的新部署为指引,积极适应粮食流通改革发展新形势和人民群众粮油消费升级新需求,研究谋划推动粮食行业改革转型的创新思路和举措,推动大讨论活动持续开展。
(二)结合研究谋划2018年重点工作推动大讨论活动持续开展。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省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坚持质量兴粮、绿色兴粮。主动适应农业政策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和粮食收储制度改革新形势,加快推动立法修规、粮食调控、储备管理、产业发展、流通监管、安全考核等重点工作,坚决把中央、省2018年经济工作、农业工作部署要求落实到粮食流通改革发展的各个方面。
(三)结合成果交流展示推动大讨论活动持续开展。抓好大讨论活动成果交流,对活动开展以来取得的成果进行认真总结,对大讨论过程中形成的政策建议、讨论成果进行系统梳理汇总,形成全省大讨论活动成果汇编。通过省粮食局简报、网站专栏、优秀调研报告展示等,及时宣传大讨论活动成果,为大讨论活动持续开展营造良好氛围。更加重视日常督导,通过现场调研、会议交流等方式,及时发现典型、总结经验、纠偏正向,推动大讨论活动持续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