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粮食局: 山东省粮食行业“深化改革转型发展走在前列”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已经省局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山东省粮食局 2017年8月16日 (主动公开) 山东省粮食行业“深化改革转型发展走在前列” 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加快我省粮食流通改革发展,按照国家粮食局统一部署,结合山东实际,省粮食局研究决定,在全省粮食行业开展“深化改革转型发展走在前列”大讨论活动(以下简称大讨论活动)。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迎接十九大召开、学习十九大精神、落实十九大部署和学习贯彻省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贯穿于大讨论活动全过程,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结合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加快粮食流通改革发展,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努力破解粮食行业深化改革、转型发展中的难题,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凝聚思想共识,鼓劲加压明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再创佳绩,为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确保粮食安全奠定思想基础。 二、目标任务 大讨论活动总体要求是:“学中央精神、明方向大势,转思想观念、谋改革发展,强责任担当、提工作水平”;目标任务是:加快“三个转变”,倡树“三破三立”,推进“六项任务”,强化“三个保障”,确保我省粮食行业走在全国前列。 通过大讨论,加快推动“三个转变”。一是转变观念。自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切实强化市场意识和法治思维,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二是转变职能。尽快转、真正转、转到位,切实做到放权更彻底、监管更有力、服务更优质。三是转变方式。转变管理方式、发展方式和经营方式,推动粮食行业从传统向现代、从粗放向集约、从低效向高效转变。结合部门、产业、企业实际,把“三个转变”有机统一起来进行深入研讨,推动粮食部门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依法履职能力,不断增强创新力、执行力、公信力;推动粮食产业加快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增加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不断走向高端高质高效;推动粮食企业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 通过大讨论,大力倡树“三破三立”。一是破除计划经济思维惯性和“吃政策饭”路径依赖,牢固树立市场经济意识,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粮食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是破除过多依靠行政手段推动工作的方式方法,牢固树立依法管粮、依法治粮的意识,建立经济、行政、法律等多种手段综合协同运用的机制,加快推进粮食流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三是破除故步自封、安于现状的思想误区,牢固树立走在前列、争创一流的意识,强化责任担当,履职尽责、积极作为,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努力推动我省粮食行业走在全国前列。 通过大讨论,推进落实“六项任务”。一是落实粮食安全战略,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二是完善粮食调控措施,不断提高调控精准性和实效性。三是加强地方储备管理,确保管得住、调得动、用得好。四是强化粮食流通监管,营造公开透明、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五是抓好行业规则制度建设,促进粮食行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六是服务粮食产业经济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通过大讨论,不断强化“三个保障”。一是强化法律法规保障,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做好《粮食法》等法律法规立法调研,着力推进地方粮食立法修规。二是强化机制保障,进一步落实国家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各项要求,不断完善地方组织协调、推进落实 等机制。三是强化队伍保障,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大力弘扬粮食行业优良传统,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粮食干部队伍。 三、方法步骤 大讨论活动2017年8月启动,2018年6月结束。具体分为四个环节: (一)深入学习、提高认识。一是动员部署。召开全省粮食行业大讨论活动动员部署视频会议,省粮食局主要领导同志作动员讲话,粮食主产、主销市和企业代表分别作表态发言。二是深入学习。十九大召开前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和粮食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在广西、山西考察时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重要讲话和李克强总理在山东调研期间听取国家粮食局工作汇报时关于守住管好“天下粮仓”、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重要指示。十九大召开后,全面学习贯彻大会精神,结合粮食流通改革发展实际深入研讨,自觉以十九大精神指导深化改革、转型发展。各级粮食部门要通过中心组集中学习、理论学习务虚会等形式深化学习,提高思想认识。三是交流研讨。结合大讨论活动进展,省粮食局适时组织交流会、专题辅导报告等活动。各地粮食部门可结合当地实际,通过组织专家报告会、企业座谈会、行业交流会等形式,深入研讨、凝聚共识、协同联动。 (二)深化调研、找准问题。一是吃透精神、摸清情况。将大讨论活动与贯彻落实省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与推动粮食行业新旧动能转换结合起来、与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结合起来,认真对照大讨论参考题目,深入基层调研,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央关于深化改革的部署要求和省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摸清基层粮食部门、粮食产业、粮食企业“三个转变”的实际情况。二是找准差距、明确目标。深入查摆改革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同时,到先进地区实地考察学习,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方式方法等多个层面入手,对标先进找出差距,明确转型发展方向。三是善听意见、寻求对策。在粮食行业开展“深化改革转型发展走在前列”主题征文活动,征集“我为粮食行业改革发展献一策”合理化建议。将大讨论活动纳入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内容,组织党员干部全员参与,深入开展讨论交流。深入基层粮食部门、粮库站所、加工企业、科研院校、种粮大户、粮食经纪人,多渠道、多层面、多角度了解情况、倾听呼声、征询意见。 (三)培树典型、总结经验。一是发现典型、宣传推广。各地要主动挖掘、积极培树、大力宣传在部门转变职能、产业转型升级、企业转变方式中的创新成果、先进典型和工作品牌,并及时向省粮食局推荐。二是中期评估、交流经验。省粮食局将对大讨论活动进行中期评估,并举办全省“深化改革转型发展走在前列”成果交流会。各地要于2017年11月底前报送大讨论活动进展情况和初步成果。三是全面总结、汇集成果。2018年5月,省粮食局将全面总结大讨论活动成效。对调研报告、专题征文和合理化建议进行分类梳理,印发全省粮食行业学习借鉴。同时,优选若干可学习借鉴的先进典型,向国家粮食局推荐。 (四)实践运用、放大成果。一方面,服务科学决策。充分吸纳各层面讨论成果,完善工作思路,强化政策储备,为推进粮食流通改革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另一方面,指导工作实践。运用大讨论成果破解改革发展难题,对经过深入讨论已经成熟的思路做法,加快落地见效;同时相互学习交流,借鉴好典型好做法好经验,推动各地粮食流通改革发展齐头并进。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省粮食局成立“深化改革转型发展走在前列”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综合协调、宣传发动和督导检查等工作。各地粮食部门要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加强对大讨论活动的组织领导,细化活动方案,落实载体抓手,统筹组织好辖区内涉粮企业单位的大讨论活动。 (二)强化正确导向。省粮食局将利用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和《齐鲁粮食》等宣传平台,加强对大讨论活动进展成效和优秀讨论成果的宣传。各地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积极做好大讨论活动宣传工作,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三)强化督导检查。通过多种方式,对省粮食局各处室单位、省属粮食企业和各地粮食部门开展大讨论活动的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照活动安排表,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力戒走过场、不深入,确保大讨论活动扎实有效。 附件:1.山东省粮食局“深化改革转型发展走在前列” 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名单 2.山东省粮食行业“深化改革转型发展走在前列” 大讨论参考题目 3.山东省粮食行业“深化改革转型发展走在前列” 大讨论活动安排表
附件1 山东省粮食局“深化改革转型发展走在前列” 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名单 一、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杨丽丽 副组长:丁兆石 王传民 李 伟 刘开田 成 员:刘玉竹 孟 军 吕 明 张可谭 杨士新 陈庆印 刘 萍 张金山 迟心水 刘艳蔚 法毅明 傅祥泉 田宪玺 李 剑 二、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 任: 刘开田 副主任: 吕 明 刘玉竹 成 员: 李延东 魏才奎 隋晓刚 李化武 陈 珊 周立成 职 责: 主要负责大讨论活动日常组织、综合协调、成果宣传、督导检查、服务保障等工作。 附件2 山东省粮食行业“深化改革转型发展走在前列” 大讨论参考题目 一、粮食干部职工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作风? 1.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深入实施,粮食行业干部职工在思想观念、工作方式、纪律作风等方面存有哪些不相适应的问题?在政治素质、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等方面存在哪些差距,如何改进完善和提升? 2.如何主动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粮食收储制度改革新形势,切实增强市场意识和法治思维,锐意改革、大胆创新,不断提高粮食流通改革发展治理能力? 3.如何将走在前列的要求贯穿到粮食工作全过程,按照走在前列的要求谋划发展思路、制定发展举措,推动全省粮食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4.新时期怎样大力弘扬“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优良传统和“四无粮仓”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再创佳绩? 二、粮食部门如何进一步转变职能? 5.在认真履行好“抓收购、管库存、保供应、稳市场”基本职责的基础上,怎样加快职能转变步伐,进一步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完善粮食宏观调控、加强政府储备管理、强化粮食流通监管、服务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搞好规划引领和规范建设等,切实增强粮食部门创新力、执行力、公信力,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担负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光荣使命? 6.如何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企分开,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完善制度、创新方式,做好强化监管的“加法”;履行“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为业者护航”的行业职责,做好优化服务的“乘法”? 7.如何应对粮食监管领域、监管对象、监管方式的新变化,进一步完善机制、创新手段,提高粮食流通监管能力? 8.如何强化源头管控,突出储粮安全和生产安全“两个重点”,守住粮食收购、粮食供应、粮食质量和廉洁从政从业“四条底线”,维护区域粮食安全? 9.怎样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粮食资源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积极稳妥推进粮食收储制度改革,不断增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 10.如何进一步加强粮食应急工作,构建“布局合理、设施完备、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粮食应急供应保障体系? 11.如何发挥粮食部门优势,扩大为农服务领域,拓展为农服务功能,建设更加紧密的农企利益共同体,千方百计帮助种粮农民增加收入? 12.怎样加快建立多层次、多形式、长期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促进区域供求平衡、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13.如何适应国防和军队改革新形势,积极推进军民融合与军粮保障创新,加快建设“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全天候保障体系? 14.如何深入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和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要求,加快推动应急供应、军粮供应、成品粮储备、放心粮油、主食产业化“五位一体”融合发展? 三、粮食产业如何加快转型升级? 15.怎样按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发挥粮食加工转化引擎作用,优化创新链、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加快向高端高质高效迈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好粮食产业经济发展这篇大文章,推动山东粮食产业走在全国前列? 16.如何推动粮食产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通过“四新促四化”,培育壮大粮食行业新动能,改造提升粮食行业传统动能,推动我省粮食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17.如何充分发挥中央财政扶持资金作用,在放大“粮安工程”成效的基础上,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加快粮食产业园区和物流园区建设,促进粮食产业集约集聚集群发展? 18.怎样应对粮食高产量、高库存、高进口等新情况,有效破解当前玉米、稻谷等部分粮食品种阶段性过剩和结构性矛盾,加快消化不合理粮食库存? 19.如何利用信息化成果升级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20.如何推进粮食行业信息化,加快建设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的“1+1+4”(国家级平台+省级应用平台+粮库+交易中心和批发市场+应急配送体系+重点粮油加工企业)体系,确保山东粮食信息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21.怎样健全粮食质量检验监测网络,提高检验检测能力,保障粮食质量安全? 22.如何健全机构、充实人员,打造一支业务精湛、技术一流的粮食质量“大检测”队伍? 23.如何完善粮食监测预警体系,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粮食流通改革发展中的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 24.怎么完善粮食流通统计体系,进一步发挥粮食流通统计数据引导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的作用? 25.如何通过开放粮食数据资源,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6.怎样落实科技、人才兴粮战略,聚焦行业重大需求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发挥科技、人才对行业转型发展的强力支撑作用? 四、粮食企业如何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 27.如何主动适应粮食收储制度改革要求,转变“收原粮、卖原粮,靠政策、吃补贴”的经营方式,摒弃依赖思想,主动走向市场,在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 28.怎样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和居民粮油消费升级需求,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增加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 29.如何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加快国有粮食企业改制步伐,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积极稳妥发展混合所有制粮食经济,不断增强国有粮食企业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 30.怎样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加强粮食国际合作,推动粮食企业实现多种形式跨国跨区域经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粮食企业集团,更好地服务国家外交大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