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全省粮食行业“深化改革转型发展走在前列”大讨论活动向纵深开展,11月30日,省局召开全省粮食行业大讨论活动推进视频会议。会上,鲁粮集团、泰安市粮食局作交流发言,从不同侧面介绍了本单位大讨论活动开展情况,各具特色、富有亮点,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现将发言材料刊发,供各地学习借鉴。
全面推动鲁粮集团改革发展走在前列
山东鲁粮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鲁粮集团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粮食行业“深化改革转型发展走在前列”大讨论活动部署要求,深入开展交流研讨,积极推进内部改革,转型发展势头良好。
一、凝聚共识,积极开展交流研讨。多年来,由于计划经济思维惯性等诸多因素制约,“吃政策饭路径依赖”以及“故步自封、安于现状”等现象在粮食企业不同程度存在,影响了整体发展效益和质量。省局8月16日对“深化改革转型发展走在前列”大讨论活动做出总体部署,对集团广大干部职工来说,既提供了思想和精神的强大支持,更提供了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指引。集团积极响应省局号召,开展内外调研,认清目标定位,通过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全力促进转型发展。集团党委把大讨论活动与集团内部改革重组同步推进,自9月1日起组织开展了集团“深化改革转型发展走在前列”系列研讨活动,举办报告会两期,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李国祥研究员,安徽省粮食集团、河北柏粮集团主要领导同志以及山东大学专家教授,围绕粮食企业改革发展、农业供给侧改革、国企党建工作等主题进行深入讲解。举办改革发展研讨会,组织干部职工围绕树立改革发展新理念、强化自主发展意识和业绩导向理念、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形成了企业改革发展的观念认同和精神合力,夯实了集团内部改革重组的思想基础和理念支撑。
二、抓住机遇,全力推进内部改革重组。面对粮食企业改革新形势、省属国企改革新任务,集团党委以只争朝夕、锲而不舍的精神全力推进内部改革重组。在深入分析研究企业改革发展形势及任务的基础上,聘请山东大学专家组协助进行有关工作方案设计,借鉴其他省管企业以及省内外同类粮食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明确了集团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理清了集团改革思路和发展路径。本着精简高效、科学合理原则,广泛听取干部职工意见建议,制订出台《山东鲁粮集团有限公司总部机构设置及主要职责》、《山东鲁粮集团有限公司业务板块重组方案》,集团总部设立8个部门,重组形成15个集团一级权属企业。集团中层、权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集团本部人员竞聘上岗工作相继开展,职工内退、专家委员会与竞聘上岗“三位一体”系统工程同步推进,取得明显成效。集团中层管理人员及权属企业班子成员减少15人,12名中层正职或单位一把手退出主要领导或正职序列,新提拔或转任重用的主要负责人15人,占54%,平均年龄由52岁降至49岁,本科以上学历上升13%,正职交流任职达71%、副职交流任职达42%。竞聘上岗的顺利进行,为集团深化改革、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三、打造鲁粮品牌,努力实现转型发展走在前列。集团党委认真落实省政府《推进省属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实施计划》要求,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集粮油收购、储备、物流、贸易、加工、竞价交易和综合业务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努力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影响力、保障力的鲁粮品牌,企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和崭新气象。积极探索粮食收储流程化管理和制度创新,不断强化管住管好储备粮油“天职”意识。认真落实国家、省“优质粮食工程”工作部署,投资1130万元在宁阳、禹城、临邑三个产粮大县所属库点建设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建立专业化经营性粮食产后服务队伍。认真落实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以省军粮储备库为建设主体,计划投资6500万元在收储公司鲁中库建设区域成品粮油应急配送中心,推进军民融合工程开展。积极拓展贸易经营、搞活粮食流通,1-11月份业务经营实现新突破,粮油购销经营量50余万吨,取得较好经营效益。
在推进改革发展的同时,集团党委主动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大力推进党建工作和改革发展深入融合,保证各项业务工作顺利开展。下一步,鲁粮集团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省局关于“深化改革转型发展走在前列”大讨论活动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尽责、奋发有为,团结带领广大干部职工为鲁粮集团转型发展、走在前列开好头起好步,为实现鲁粮集团战略目标而不懈努力。
大力倡树“三破三立”深化改革转型发展
泰安市粮食局
在全省“深化改革转型发展走在前列”大讨论活动中,泰安市粮食局加强领导,创新载体,注重结合,紧扣转观念、转职能、转方式,扎实推动活动开展,取得初步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国全省“大讨论”活动动员会后,泰安市粮食局多次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一致认为,开展“大讨论”活动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具体行动,是推进全市粮食产业结构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契机。结合泰安实际,研究制定了详细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方法步骤和保障措施,力求体现上级要求,富有泰安特色。在开展“大讨论”活动中,着力围绕两个层面展开。一是在思想认识层面,着力解决“三破三立”:破除计划经济思维惯性和“吃政策饭”、“吃储备粮补贴”的依赖,牢固树立市场经济意识;破除过多依靠行政手段推动工作的方式方法,牢固树立依法管粮、依法治粮的意识;破除不想为、不敢为、不善为的消极状态,树立勇于担当、善谋实干、锐意进取、争创一流的意识。二是在工作推进层面,着力回答并落实“六个怎么办”:在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上怎么办?在加强政府储备管理,确保管得住、调得动、用得好上怎么办?在强化粮食流通监管,营造公开透明、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上怎么办?在促进粮食行业转型升级,搞活粮食流通上怎么办?在服务粮食产业经济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上怎么办?在做好安全生产和安全储粮、防事故保安全上怎么办?“大讨论”活动开展以来,先后召开动员会、调度会、研讨会、汇报会12次,组织专题调研7次,编发信息简报26期,汇编材料4本。
二、创新活动方式。一是上下结合。从市县两级局领导班子成员做起,以上率下,先学一步,带头学习讨论。市局每周五下午集中学习,定期举办学习交流会,领导班子成员轮流主持,带头讲课,消化学习内容,交流学习体会。在此基础上,向局机关各科室、各直属单位、各企业延伸,结合夏粮收购督导、“安全生产月”活动、粮食库存大检查、各类培训会议等时机,通过集中学习、座谈交流、调查问卷、专题报告等多种形式,贯彻落实大讨论活动部署安排,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参与大讨论的积极性。开辟“网上面对面”学习专栏,进行网上互动交流,推荐典型案例,刊发体会文章,营造全员参与氛围。二是内外结合。一方面,请进来讲。邀请全市粮食系统的“土专家”开班讲课,对统计、储藏、经营、财会等业务知识进行辅导,先后办班5期,受教育600余人次。另一方面,走出去学。组织各县市区粮食局长、直属企业主要负责人、各科室负责人,赴外省市和兄弟市学习考察,开阔了视野,受到了启发。三是虚实结合。坚持既解决思想问题,又解决工作问题,促进虚转实。针对“六个怎么办”,每名局领导都自觉认领一个课题,有针对性地组织调研讨论。比如,对落实县市区地方储备、改进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问题,在总结梳理调研讨论成果的基础上,形成《呈阅件》送市长、分管市长批阅,得到充分肯定,并向市政府常务会作了汇报,使大讨论成果进入了市政府决策议程。四是工学结合。把开展学习讨论成效落实到推动粮食工作上来,以工作实效检验“大讨论”活动成效,以学促做,学做结合,进一步推动全市粮食工作,在夏粮收购、应急保障、粮库信息化建设、龙头企业培育、粮食流通监管、安全储粮和安全生产等方面,取得新的成绩。
三、活动初见成效。一是思想观念进一步解放。全市粮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四个意识”牢固树立,市场竞争观念、新发展理念、依法管粮思维进一步强化。二是精神状态进一步振奋。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氛围更加浓厚,争一流、创一流的干劲更加充足。三是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结合推进“放管服”改革,市县两级粮食部门改进作风,强化服务,宗旨观念更加牢固,服务效率进一步提高。四是重点难点工作进一步推进。新增县市区地方储备8.2万吨,完成粮库智能化升级项目22个,困绕4年之久的市粮库老库区开发项目有了新进展,占地千亩的润恒农副粮油产业园初见规模,市属国有企业经营业绩明显好转。
下一步,泰安市粮食系统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推动“大讨论”活动向纵深发展,在“深”上下功夫,在“新”上作文章,在“实”上见成效。一是抓改革。积极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适时组建泰山粮油集团,增强企业活力。二是打品牌。以落实“优质粮食工程”为重点,做好泰安“汶阳田”文章,打响“泰山粮食”品牌。三是育龙头。以鲁粮面粉、富士康、嘉禾生物、瑞星集团、山东知食坊等企业为龙头,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四是活流通。以山东润恒产业园等园区为载体,搭建平台,筑巢引凤,全力打造泰安粮食流通发展新高地。五是保安全。严把“两个重中之重”,守住“四条底线”,确保全系统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