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转型发展走在前列”大讨论活动专刊第5期


【时间:2017-11-15 10:40】【字号:


 

    编者按:按照省局统一部署和潍坊市局有关要求,高密市粮食局坚持问题导向,立足本地实际,深入学习研讨,有重点地开展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报告7篇。这些调研报告思路清晰、导向明确,既有问题情况,又有办法举措,对于凝聚思想共识,理清发展思路,破解行业发展难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将其中一篇《立足“大粮食”搞活“大流通”》印发给你们,供参考。
 
立足“大粮食”搞活“大流通”
高密市粮食局
    高密市是全国超级产粮大县,年粮食总产量100万吨,年均购销总量80万吨,总仓容52万吨。现有粮食储备、加工、贸易企业21家,个体收购库点6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40个,粮食经纪人207个。山东望乡食品有限公司、山东环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和高密市新春油脂责任有限公司是省级粮油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年产值30亿元。
    一、解放思想,牢固树立“大粮食”观念
    近年来,高密市粮食局牢固树立“大粮食”观念,全面深化“放管服”制度改革,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粮油产业转型升级,有力推动了粮食事业发展。工作中,主动打破传统思维,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不论国有还是民营,不分企业还是个人,统一纳入法规管理和政策服务对象,纳入粮食大家庭。在各级推优和总结表彰时,全部列入选树典型和表彰范围;在政策资金扶持上,享受平等待遇。只要信誉度高、带动作用明显、项目发展潜力大、社会效益好,都可以分享国家政策扶持。初步统计,近三年来,为望乡食品、环丰食品等民营企业争取国家、省财政补贴资金800多万元。
    二、落实政策,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
    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为多元市场主体参与收购创造宽松环境。按照国家粮食局新修订《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管理办法》“农民、粮食经纪人、农贸市场粮食经营者等从事粮食收购活动,无需办理粮食收购资格”的规定,迅速取消对上述三类粮食收购市场经营主体入市收购许可,进一步放活粮食收购市场。通过解绑三类收购市场主体,放宽不属于无证经营活动的范围,向社会传递出国家鼓励社会投资创业的清晰政策导向。放宽市场准入,进一步增强了粮食收购市场活力,调动了一大批常年活跃在农贸市场从事粮食收购活动经营者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不仅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而且将粮食收购服务延伸到田间地头,打通服务农民售粮的最后一公里,使粮食流通更加畅通、高效。
    三、依法行政,做好强化监管的“加法”
    一是突出依法管理。改变过多依靠行政手段推动工作的方式方法,牢固树立依法管粮、依法治粮意识,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多种手段,规范企业生产和经营行为。完善“双随机一公开”和粮食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抓好粮食经营者信用评价体系建设,构建粮食流通监督检查、行政执法、质量检测并驾齐驱的监管服务格局,维护粮食流通市场秩序。
    二是突出“两个重点”。抓好安全储粮和生产安全,树立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理念,强化安全管理意识,健全安全储粮和安全生产制度,完善安全监测机制,提升风险防范能力,让监管跑在安全风险前面,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三是突出质量关口。成立粮食质量监测站,把好食品安全第一道关口,配合质检部门加强对放心主食工程产品质量监管,确保把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投放市场,让老百姓吃的放心。
四是突出政策落实。把好扶持项目验收关,从项目立项、招标投标、建设过程、资金拨付使用等环节,严格按程序规定进行,建设过程实施全程监管,确保项目不出任何问题。
    四、周到细致,做好优化服务的“乘法”
    一是切实履行部门职责,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对企业重大建设项目、证照办理、品牌创建等工作,深入企业,主动服务,共同研究发展规划,共谋发展思路,与企业一起跑政策、跑资金,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二是提高服务行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组织涉粮企业和经营业户举办粮食仓储、统计制度、粮食信息化管理等业务知识培训班,提高企业仓储管理能力和统计水平。
    三是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制定《粮食收购资格认定业务指南》,指派专人入驻市民之家政务服务综合窗口,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将粮食行政许可申请事项、审核流程、审核结果进行网上公示,在承诺时限由10个工作日压缩到7个工作日。
    四是积极开展订单收购业务。组织召开座谈交流会,分析研判市场行情,印发《粮食收购服务指南》,积极引导粮油企业和种粮大户开展订单种植和预约收购,以精准对接、定向服务方式,使粮食经营者与生产者紧密捆绑,实现“双赢”。
    五、多措并举,推进粮食工作创新发展
    一是提高服务行业发展能力。深入开展“深化改革转型升级 走在前列担当作为”大讨论活动,研究业务,指导业务,提升业务。发挥粮食行业协会作用,定期组织区域内涉粮企业和经营业户召开粮情研判分析会,交流工作,互通信息,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经常组织企业观摩和外出考察,虚心学习先进经验,提高企业发展水平。
    二是加快粮食产业项目建设。立足高密超级产粮大县和粮油产业较好基础的有利条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全力推进“粮食质量监测站”和“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扶持项目落实,夯实粮食质量安全基础,提升“五代”服务能力,为实现“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为业者护航”的服务理念搭建平台。

    三是建立产业发展例会制度。定期召开粮食产业发展工作例会,市发改、财政、粮食、农业、农机、供销联社和农发行等部门单位以及部分涉粮企业参加,邀请市政府分管领导到会指导。成员单位围绕怎么服务企业发展,谈措施、谈意见,为企业发展指招引路;企业围绕如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谈规划、谈打算。通过相互座谈交流,进一步理清服务粮食产业发展的思路措施,明确一个时期内的工作重点和要求,为粮食产业大发展大繁荣服好务、做后盾。

打印】 【顶部】【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