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工作动态

土坯粮囤存隐患 政府监管须跟上

发布时间:2014-04-09 10:04    阅读量:

 农民辛勤劳动换来农业丰收本是喜事,可近期,在江苏、黑龙江、吉林三地粮仓里却频频上演工人被粮堆掩埋的惨剧。根据国家粮食局通报,3起粮堆埋人事故共造成6人死亡1人受伤。人们不禁要问,惨剧是怎么发生的?为何死者都是企业临时人员?怎样才能避免惨剧?  
  安全隐患招横祸  
  2013年12月30日13时,无锡锡惠粮油购销有限公司指派4名工人到该公司租用粮库实施小麦出库作业。在出仓时,1名工人进入仓内粮面拆卸挡粮板。由于没有任何安全防护措施,该工人在违规进入正在出粮的仓内作业时不慎掉入粮坑,被粮堆掩埋致死。  
  2014年2月13日10时,黑龙江省兰西县宏鼎粮食购销有限公司组织5名工人处理烘干机原料仓潮粮结顶时,玉米结顶层突然坍塌。由于佩戴的安全带保护绳过长,未起到安全保护作用,4名工人被粮食掩埋,造成3死1伤。  
  2014年2月26日,吉林省金粮粮油有限公司夏家店分公司2名工人在维护简易混凝土粮囤环向钢带时,该囤2.5米高度处突然发生坍塌,2名工人被囤内溢出的玉米掩埋致死。  
  “临时工”素质参差不齐  
  以吉林省的事故为例,经国家粮食局调查,造成该起事故共有四大原因:首先,简易混凝土粮囤无设计规范,无设计图纸,无工程建设手续,存在安全隐患;其次,该混凝土预制板年久失修破损,无日常维护;第三,粮囤紧固钢带移位隐患被发现后,企业直接指派4名工人开展维修,方案不合理;第四,事故发生1小时后,被埋工人才被救出,抢救不及时,致使2名工人死亡。  
  “我们公司之前总共有员工19人,其中正式职工11人,主要为机械操作、维修以及财务人员,其余8人为劳务派遣工人。”吉林省金粮粮油有限公司夏家店分公司仓库主任吕晓军说,由于仓库存储粮食的业务季节性强,因此对于一些“力气活”就只能雇佣一些短期的工人,许多人原本是农民。  
  吉林省德惠市粮食局安全员李忠诚说,这些劳务派遣工人的年龄较大,受教育程度低。“粮食局组织的安全生产培训很难为他们所接受,整个企业的安全生产的氛围可想而知。”李忠诚说,这些几乎安全生产“零培训”的劳务派遣工人在修理仓体拉筋时,知道仓内有粮食却盲目施工,导致年久失修的仓体坍塌。在坍塌发生后撤离不及时更说明企业平时安全生产演练不到位。  
  设施老化监管乏力  
  从吉林省粮食局了解到,吉林省金粮粮油有限公司夏家店分公司发生坍塌事故的粮囤为组合式混凝土预制板粮囤,该型号粮囤为1999年由当时的粮食主管部门组织建造。由于随后10多年来经历多次市场化改革,原隶属于粮食系统的该粮仓转划为德惠市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国投公司又将该粮仓租赁给民营企业。 
  由于多次“转手”,该粮仓的硬件设施维护、保养情况大不如前。“出事的粮囤在这里还属于情况较好的粮囤呢,至少可以防潮,还有很多是‘土坯’粮囤。”德惠市粮食局仓储科科长丁日柒说。  
  丁日柒说,实际上粮食主管部门之前多次的检查中,将该公司的一些“土坯”粮囤列入安全隐患的行列,要求限期拆除。只是由于行业监管单位没有处罚权限,因此每每针对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提出整改要求时,往往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我们公司的粮囤都属于国投公司的资产,修缮、拆除都需要经过他们的审批,我们在接到粮食局的通知后,将相关情况通报给国投公司,但迟迟没有接到批准,所以也不敢贸然拆修。”吕晓军说。  
  民企安全生产不可放松  
  国家粮食局在对3起事故进行详细调查后认为,连续发生安全事故,暴露出部分民营仓储企业没有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作业规程,后果惨痛,教训深刻。要求各地必须把民营企业安全生产纳入监管范围,尽快提高民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吉林省粮食局局长韩福春表示,2013年,吉林省粮食总产710.2亿斤,商品粮630亿斤左右。国有存储单位的库容量难以满足需求,因此不得不借力民营粮食存储企业。民营企业在去年的粮食存储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绝大多数的民营粮油仓储企业在软硬件方面都是合格的。“如果没有民营企业的增量,吉林省许多农民辛辛苦苦种的粮食可能只能露天储存。”  
  吉林省粮食局安全生产监督处处长谢波表示,民营粮油仓储企业和国有企业相比,无论从整体规模、经营能力还是在硬件设施、员工素质特别是安全生产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任建明认为,政府要扶持好民营经济,但是要做到“疼爱而不能溺爱”,在安全生产等方面应该加强监管,这样也有利于民营企业全方位提高自身实力。

 

(来源:中国粮油网)

分享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