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工作动态

未来十年主粮将保持97%自给率

发布时间:2014-04-22 14:24    阅读量:

  4月20日~21日,首届中国农业展望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首次发布了《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4-2023)》以及粮食、棉花、油料等农产品分品种展望报告。报告显示,未来10年,我国稻谷、小麦和玉米三大主粮的自给率有望保持在97%左右。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所长许世卫介绍,未来10年三大主粮产量5.78亿吨,消费量5.96亿吨,消费增长超过生产增长,自给率将从2013年的99%调至2023年的97%左右。其中稻谷面积会稳中略减,库存消费比将创历史新高;小麦供求关系略紧,预计2023年产量1.27亿吨左右,消费量预计1.28亿吨左右;玉米消费平稳增长,进口增加明显。

  报告指出,未来10年主要农产品需求增长速度要略高于生产的发展速度。食用油生产预计将稳步增长,进口将有所下降;未来大豆进口增速将明显放缓,至2023年大豆进口量为7300多万吨;棉花受比较效益下降、国家主动调整政策等影响,生产面积和产量预计将呈下降趋势,消费缓慢增长;饲料产量增长主要来自配合饲料,年均增幅为2.3%,饲料消费会稳步增长。

  进入新世纪以来,虽然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十年增产,但挑战也与日俱增,人口的城镇化和膳食结构的升级,将进一步推高粮食需求。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说,据专家测算,未来一段时间大体每年有1000万农村人口要转移到城市,每转移一个人口就要多消费28%的菜、24%的油、51%的肉,水产品的消费更要多出2倍以上。但是农业生产的水土资源已经绷的很紧,我国农产品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的状态,因此今后将适当增加农产品进口,把握好进口的规模和节奏。

  近3年,我国粮食生产稳定在11000亿斤以上 ,2013年突破了12000亿斤,比10年前增长39.8%,年均增长3.4%。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上升到新的台阶,2013年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42公斤,已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粮食十连增后更需防止出现大的滑坡。陈晓华在主旨演讲中强调,正确地实施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关键是要筑牢粮食生产的强大支柱:一是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仅要守住数量,更要守住质量;二是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必要手段;三是要完善农业生产扶持政策体系,要不断完善农业补贴制度,继续扩大总量,探索形成农业补贴与粮食生产挂钩机制,同时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四是坚持“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统筹,科学规划农业发展的优先顺序,尽早谋划重要农产品贸易战略,抓紧实施农产品消费引导行动。

 

 

(来源:中国粮油网)

分享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