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市场信息

新麦减产VS政策托市 麦价现飙涨

发布时间:2013-08-16 09:40    阅读量:

  第一部分新麦减产VS政策托市强麦上涨有理  
  2013年上半年郑麦整体表现为低位盘整后发力上冲走势,由于天气因素减产造就了郑麦这般走势。年初,USDA报告预估全球小麦供需宽松,我国小麦抛储持续进行,增加市场供应量,令麦价承压走低。3月,全球经济形势向好,商品市场整体受到提振,小麦价格止跌企稳。5月底开始,我国山东、河北等小麦主产地纷纷遭遇持续降雨灾害袭击,到6月份,降雨持续,在小麦收获关键期严重影响小麦产量,麦价展开快速走高格局。7月初,麦价攀高后高位窄幅震荡整理。
  第二部分全球小麦供给减少提振麦价  
  一、USDA预估新年度全球小麦供需形势进一步收紧  
  从USDA7月份对2013/14年度全球小麦的供需形势分析来看,其中预估2013/14年度全球小麦产量为697.8百万吨,较2012/13年度增加20.24百万吨,创下近四年来新高;全球小麦饲料消费为138.7百万吨,同比增加5百万吨,位于近四年来高位;全球小麦的消费量为699.89百万吨,同比增加13.42百万吨,显著高于近四年均值。全球小麦的期末库存值为172.38百万吨,同比减少15.75百万吨,大幅低于近四年来均值。全球小麦的贸易量为295.19百万吨,同比增加22.84百万吨,创下近四年来新高。  
  报告中预估2013/14年度全球小麦库存消费比为25%,明显低于2012/13年度的27%的水平,并创下近五年来的新低,可见全球小麦供需情况进一步收紧,在中长期提振国际小麦价格。  
  二、新年度美麦出口显著增长需求提升  
  截至7月中旬,2013/14年度美国软红冬小麦出口累计达约115.7万吨(见图2-3),去年同期为约48.7万吨,而2010年以及2011年更是仅23—33万吨左右的水平,可见,今年国际市场对于美小麦需求形势大幅增强,2012/13年度美国软红冬小麦累计出口50.4万吨,因此,市场预计2013/14年度美国软红冬小麦出口量将显著高于该水平,需求旺盛将提振国际小麦价格。  
  三、CFTC基金净多持仓减少令美麦承压  
  2013年以来,从美麦期货非商业基金的持仓状况来看(见图2-4),上半年美小麦非商业基金净多持仓量处于震荡下挫的走势中,而小麦价格也缓慢回落。截至7月16日当周,美麦非商业基金总持仓约为40.3万手,较年初58万手大幅回落逾30%,非商业多头约12万手,较年初10.6万手的水平回落1.4万手,非商业空头持仓约16万手,较年初12.3万手的量增加30%左右。非商业净多头持仓在-4万手左右,较年初-1.8万手的水平大幅减少逾120%。美麦指数价格则应声回落12%至672美分/磅附近。后市若净多头持仓持续减少,则美麦价格有进一步回落的可能性。  
  第三部分我国新麦意外减产引发麦价大涨  
  一、多地强降雨天气导致新麦减产  
  自2013年5月底起,我国冬小麦主产区普降暴雨,局部地区伴随大风、冰雹等不利天气,给山东、河南等地即将成熟的小麦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部分地块小麦颖壳出现霉变,新麦质量问题引发各类市场主体对国内后期小麦单产以及品质的忧虑,引发期现货价格快速大幅上涨。据美国农业部海外农业服务中心7月份发布的参赞报告显示,今年中国小麦产量将减少260万吨,为1.18亿吨,这将是2003/14年度以来小麦产量首次下滑。  
  二、供给不足进口麦冲击国内市场  
  由图3-1可见,2013年上半年我国小麦进口量同比大幅回落,但仍然处于近四年来的高位,截至6月份,我国小麦累计进口量约为140.6万吨,同比回落78.8万吨左右,即36%左右,但显著高于2010年—2012年三年的水平。伴随国际贸易的活跃度提升,我国小麦进口的积极性也不断提高,加之今年受到我国小麦减产的影响,今年我国纷纷从法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购进了小麦,以满足我国小麦的供应量。  
  三、收抛储备麦调控市场政策稳民心  
  自2012年10月份以来,从政府抛储小麦的成交情况来看(见图3-2),企业购买积极性较高,成交价格震荡走高,截至7月下旬,累计成交小麦1905万吨,成交均价在2200—2386元/吨之间,大大的增加了市场小麦的供给。2013年6月、7月小麦价格快速拉涨后,部分加工企业对后市麦市形势表示迷茫,竞拍储备小麦积极性有所回落,但成交价格持续上涨。2012年9月29日,国家发布了2013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决定从2013年新粮上市起适当提高主产区2013年生产的小麦最低收购价水平。每50公斤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提高到112元,比2012年提高10元,这是近年来提价幅度最大的一次。2013年6月各地陆续开始启动该最低收购政策,对小麦价格起到进一步的支撑。因此,在今年小麦减产的背景下,2014年政府是否会出台类似的政策护市,将对我国麦价走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四部分下半年麦价仍具上涨空间  
  从技术上来看,郑麦指数目前处于上升通道中,通过黄金分割分析,短期将考验38.2%回撤2788元/吨附近的表现,若该压力位难破,则郑麦短期有于黄金分割50%回撤2699—2788元/吨区间附近震荡整理的可能性,待动能积蓄后,有进一步上涨的可能性。建议关注资金流向情况。总的来看,2013年下半年郑麦或将延续震荡偏强走势,震荡区间2700—3000元/吨区间附近。  
  第五部分需求疲软不堪早籼稻承压回落  
  2013年上半年早籼稻指数整体表现为急速回落、盘整后再下探的走势,镉污染事件以及进口棉冲击等多种因素造就了早籼稻如此的行情。年初,全球经济增长显现趋好迹象,欧美等国推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提振商品市场。但我国湖南大米被曝光重金属镉含量超标,且湖南境内湘江流域的重金属污染由来已久,引发市场对于籼米的食品安全忧虑情绪暴涨,早籼稻价格应声回落。5月份,早籼稻跌至关键支撑位2550元/吨附近,步入区间震荡整理。6月份,受到现货市场疲软的影响,早籼稻期市仓单出现危机,投资者减仓离场,价格再次急速回落。7月份,伴随各地陆续启动早籼稻收购政策护市,早籼稻价格再次企稳。  
  第六部分镉污染伤民心早籼稻败走麦城  
  一、镉污染事件引发深思早籼稻需求急衰  
  2013年3月起,我国湖南大米被曝重金属镉含量超标约50%,且湖南境内湘江流域的重金属污染由来已久,大米中的镉污染主要跟农作物的种植地污染有关,人体长期摄入镉会导致癌症,低剂量摄入也对健康有害。人体的镉中毒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与呼吸道摄取被镉污染的水、食物、空气而引起的。由于人自身有代谢功能,镉在人体积蓄潜伏可长达10年—30年,可以导致肾脏等器官发生病变,引发骨痛病,还有可能影响下一代的健康。问题大米为早籼米,引发市场对于籼米的食品安全忧虑。  
  二、USDA预估新年度我国稻米库存消费比持高  
  从USDA近十年来对于中国稻米的供需状况预估数据来看,截至7月份,预估2013/14年度我国稻米的产量预估为1.44亿吨,消费量为1.47亿吨,二者同比均有小幅增长,库存消费比为31.65%,虽略低于去年31.92%的水平,但整体来看,仍处于近年来的较高水平,供给压力仍然存在,我国产销的不平衡,将令大米价格承压。  
  三、期现货价差维持低迷期市信心不足  
  从早籼稻期现货价格走势上可以看出,2013年以来,早籼稻的期现货价格基本处于震荡走弱的走势中,期货价格波动幅度略大于现货价格,价差在50—200元/吨左右区间震荡整理。7月份,伴随新年度早籼稻的上市供应,现货价格快速回落,价差逐步收窄,期现货价格趋向回归,但政策收购价格的确定以及大合约的限制,投资者对早籼稻期货投资热情降低,期价后市走势震荡偏弱。  
  第七部分下半年早籼稻将维持低迷  
  从技术上来看,近期关注早籼稻指数在2500元/吨整数关口附近的表现,若有效地支撑盘面,则有跌幅放缓,震荡整理的可能性。但盘面上方来看,通过黄金分割分析,62%回撤2565元/吨附近具强技术压力,中期难以突破。若突破2500元/吨重要支撑位,则有沿下行通道加速回落的可能性,或将向前低2389元/吨附近回归。  
  总的来看,2013年下半年早籼稻或将沿下行通道持续走弱,上方压力位在2618元/吨,下方支撑位在2389元/吨附近。
 

 

(来源:中国粮油网)

分享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