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市场信息

新麦价格涨至高位 囤粮赌市不可取

发布时间:2013-07-12 10:07    阅读量:

  笔者认为,目前新小麦价格已基本涨至高位,后市风险在逐步加大。建议各持粮主体应抓住时机,逢高出货,一味地捂粮惜售、囤粮赌市并不可取。
  今年新麦上市以来,多元主体积极入市收购,新麦市场购销异常活跃,麦价快速攀升。市场监测显示,新麦在短短1个多月时间里上涨幅度已达100~200元/吨。近日有消息称,中储粮已采取约谈大型面粉企业与粮库、部分地区分期分批停止托市收购的措施,意在调控小麦价格急速上涨。
  新麦收购价格涨势逐渐放缓
  进入7月份以来,受前期新小麦价格涨势过猛的约束,各市场收购主体观望、避险心态增强,收购进度放缓,收购价格涨势收敛。
  目前江苏制粉企业新小麦收购价为2340~2380元/吨,安徽收购价为2280~2340元/吨,河南收购价为2260~2500元/吨,山东收购价为2400~2450元/吨,河北收购价为2460~2520元/斤。主产区大部分地区收购价格基本趋稳,局部地区上涨20~40元/吨,上涨态势与前期相比已明显放缓。 
  近段时间以来,新小麦收购价格涨势较快,而陈麦价格稳中回落,导致新、陈小麦差价不断收窄。目前河北石家庄地区制粉企业陈麦收购价为2580元/吨,新小麦收购价为2500元/吨,价差为80元/吨;山东济南地区陈麦收购价为2550元/吨,新小麦收购价为2470元/吨,价差亦为80元/吨。
  众多业内人士反映,这在往年的夏粮收购过程中较为少见。
  随着新小麦价格不断走高,市场风险也在逐步加大。近日新小麦收购价格虽也稳中有涨,但上涨势头已明显放缓。各类收购主体观望心理增加,收购行为趋于谨慎。一些贸易商认为,目前的小麦收购价格已超出市场承受心理,后市将逐步趋稳或有回落可能,因此准备出手前期收购的小麦。
  政策调控麦价意图开始显现
  面对快速上涨的新小麦收购价格,近期国家从政策面进行市场调控意图也在逐步显现。
  近日从粮食部门了解到,按照中储粮管理总公司《关于防止抬级抬价收购托市小麦有关问题的紧急通知》的要求,中储粮河南分公司已采取分期分批以先停止拨付收购资金再下发正式文件的方式停止小麦托市收购。
  市场预计,在河南停止小麦托市收购后,小麦价格上涨的势头会有所减弱。
  有消息称,中储粮已约谈大型面粉企业与粮库,控制小麦急速上涨现象。同时,将在国际市场上购买更多优质小麦,以保障市场供应。
  据美国农业部消息,美国私人出口商向中国出售了36万吨软红冬小麦,2013/2014年度交货,这是自4月15日政府宣布对华销售48万吨小麦以来的最大一笔生意。欧洲贸易商日前表示,中国厂商最近买入20万吨法国软小麦,前一周还从澳大利亚订购了小麦。美国农业部预计,中国2013/2014年度小麦进口量为350万吨,就目前市场情况来看,进口量或将超过这一数字。
  后市收购力度或会有所减弱
  今年小麦上市以来,各市场主体汲取上年教训,入市收购异常积极,导致新小麦收购价格快速上涨。近段时间以来,迫于规避市场风险的压力,收购逐步趋于谨慎。笔者认为,经过1个多月的集中收购后,面对居高不下的小麦价格,后市其收购力度将会有所减弱。
  对于托市企业而言,目前新小麦市场价格已普遍高于国家最低收购价,托市收购已无法开展。另外,随着主产区部分地区托市收购的停止,托市收购对市场的支撑力度将大大减弱。
  对于制粉企业而言,前期的收购部分企业已入库了部分粮源,受资金、仓容等条件限制,加之当前正处于梅雨季节和高温天气,面粉销售低迷,下一步收购步伐可能放缓。
  对于贸易商而言,由于多数认为今年小麦市场贸易机会较多,入市收购较为积极。但随着小麦价格的不断上涨,市场风险也在加大。部分贸易商认为,当前小麦收购价已超出市场承受心理,不仅近期收购趋于谨慎,而且准备出手前期收购的小麦。
  对于饲料企业而言,新粮上市初期由于新麦开秤价格不高,饲用替代还有一些优势,部分企业收购了一些小麦。目前产区新麦价格已经高于玉米价格50~80元/吨,小麦替代玉米饲用消费受到抑制。市场预计,今年除长期固定使用小麦替代玉米的饲企外,小麦大规模替代玉米的可能性不大。
  过度惜售囤粮赌涨存在风险
  客观而言,面对今年小麦收购市场的复杂局面,部分市场主体确有惜售、囤粮赌涨的心理。尤其一些贸易商认为今年小麦市场机会多,入市收购积极,甚至有的投机商高息融资存粮,赌后市热情高涨,这种经营行为存在的市场风险是比较大的。
  据了解,目前诸多贸易商赌的是后期8、9月份的行情。去年8月份以后小麦价格出现大涨,主要原因是国家在6个主产省均启动了托市收购预案,且收购数量较大,导致市场流通量偏少。而今年主产区已启动托市收购的地区收购状况并不理想,且随着小麦市场价格的走高,部分地区已停止托市收购。
  截至6月30日,河南省累计收购小麦54.9亿公斤,最低收购价小麦仅收购7.3亿公斤,比上年同期减少9.8亿公斤;而市场价收购已达47.6亿公斤,比上年同期增加21.3亿公斤。这说明后期市场粮源流通数量将明显好于上年,估计今年集中收购结束后小麦价格很难再出现上年快速上涨的行情。
  参考往年情况,一味惜售可能会有市场风险。虽然部分地区今年小麦产量、质量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整体来说仍属丰收之年,市场总体供给不会出现问题,况且国家对小麦市场的调控一向不缺手段。如果因经济及市场等因素出现后期小麦价格回落,有的企业就极易陷入“囤粮越多,亏损越大”的结局。
  因此,提醒各收购主体应尽量避免高价抢粮,摈弃存粮赌涨心态,防范价格波动风险。同时也建议农民克服“卖跌不卖涨”的心理怪圈,有储存条件的可以适当延长储存期限,分期分批卖粮;没有储存条件的,应适时出售粮食,以免天气炎热、雨季来临,因保管不善而遭受损失。
 

 

(来源:中国粮油网)

分享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