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市场信息

小麦内强外弱 有望维持至年底

发布时间:2013-11-13 10:54    阅读量:

   国内外小麦期货市场价格自10月下旬以来便出现愈来愈明显的分歧,形成内强外弱的格局。上海钢联“我的农产品网”分析师李睿莹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国内市场受外盘影响有限,在政策与需求的双重利好下,这一格局有望继续维持至年底。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小麦期货价格自10月下旬开始便陷入一进三退的弱势行情中,主力12月合约从10月18日的705.5美分/蒲式耳跌至目前(11月11日价格)646.5美分/蒲式耳,跌幅达9.1%。  
  值得注意的是,郑商所(即:郑州商品交易所)强麦期货的价格却保持坚挺,与外盘期货相背离。  
  在CBOT小麦期货进入下行通道的在这大半个月里,郑商所强麦主力1405合约先抑后扬,当前持于2850元/吨点位附近,这与10月下旬价格相比相差无几。而在国内现货市场上,小麦价格更是不跌反涨。  
  以含水分量13%三等白小麦价格为例,10月18日,国内主要现货市场安徽蚌埠的报价在2420元/吨;江苏宿迁报在2600元/吨;河南新乡报在2670元/吨;山东菏泽报在2620元/吨;河北保定二级白小麦报在2630元/吨。但截止至11月11日,各产区小麦现货价格涨幅已分别达到了40元/吨、20元/吨、10元/吨、20元/吨和40元/吨,与弱势的外盘期货走势更是背道而驰。  
  针对此现象,李睿莹在接受采访时认为,美国降雨充足,对小麦播种形成利好,从而令国外期价承压;但国内情况却不同,小麦市场受到了政策托市与需求回暖的双重提振,因而显示出较为坚挺的走势。  
  她同时指出,“我国小麦的进口量其实并不大,受外盘的刺激也比较有限。不仅如此,因其作为国人餐桌上的主粮之一,小麦的期货属性并不那么强,因此能在外盘下跌时走出自己的行情。”  
  根据发改委10月中旬发布的消息,国家将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提高2014年生产的三等小麦最低收购价至每50公斤118元,而2013年为50公斤112元。  
  国家在今年冬小麦秋播之际提高了最低收购价政策,对于市场的影响较大。李睿莹则认为,“托市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市场购销主体对后市价格的心理预期。”  
  除了政策的支持,小麦市场基本面也展现出需求稳步增长的迹象。  
  据悉,冬季和春节期间为全国猪肉消费的高峰。一般来说,从每年第四季度开始,生猪养殖即进入育肥期,按照生猪生长周期计算,11月、12月份正是其存栏耗用饲料最高的阶段,对于饲料消费需求将大幅提高,从而直接利好至其主要原料——小麦市场。  
  李睿莹表示,“小麦这一品种,市场是否繁荣、价格能否上行主要是看终端客户和饲料厂的需求,加上上个月出台的最低价托市政策,更齐齐助推了小麦价格保持坚挺,令市场呈现出内强外弱的现象。在基本面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即使外盘继续下行,料在年底前小麦价格也能在高位持稳。”
 

 

(来源:中国粮油网)

分享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