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专题专栏 党建宣传 警钟长鸣

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分工方案

发布时间:2012-10-17 13:48    阅读量: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以下简称《工作规划》)和省委《山东省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按照省委办公厅省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实施办法〉分工方案》的通知要求,现制定山东省粮食局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分工方案》

    一、加强宣传教育,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

  (一)加强以领导干部为重点的党风廉政建设教育

    1、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反腐倡廉教育的意见。(纪检组、监察室、机关党委、人事教育处)

    2、完善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定期安排反腐倡廉理论学习。局党组书记、局长带头讲廉政党课。(机关党委、纪检组)

    3、把反腐倡廉教育列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在领导干部任职培训、干部在职岗位培训中开设廉政教育课程。(人事教育处、机关党委、纪检组)

    4、切实改进领导干部和机关作风,着力解决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纪检组、机关党委、人事教育处)

    5、认真组织开展党风党纪专题教育,按照省里统一部署,结合我局实际,每年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反腐倡廉主题教育活动。(纪检组、机关党委、人事教育处)

    6、加强党员干部反腐倡廉经常性教育,开展正反两方面典型教育,坚持好“三会一课”制度。(机关党委、纪检组)

    7、大力精简会议和文件,改进会风和文风。(办公室、纪检组)

    8、切实改进国有粮食企业领导人员作风。(纪检组、监察室、人事教育处、财务处)

   (二)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9、积极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进一步推动廉政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家庭,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创建活动。(机关党委、纪检组)

   (三)完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格局

    10、坚持把反腐倡廉教育融入在全党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中。(机关党委、人事教育处、纪检组)

    11、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和协调会议制度,完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形成宣传教育合力。每年根据上级部署要求对反腐倡廉宣传教育作出年度工作安排(机关党委、纪检组、人事教育处)

    12、加大反腐倡廉宣传力度,办好机关外网和局域网反腐倡廉宣传教育专栏,加强反腐倡廉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机关党委、办公室、信息中心、纪检组)

    二、推进制度建设,完善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

   (一)完善党内民主和党内监督制度

    1、按照省里制定的贯彻中央关于党内民主和党内监督制度的实施办法,结合实际制定我局贯彻落实办法。(机关党委、人事教育处、纪检组)

    2、完善党务公开制度,健全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等制度。(机关党委、纪检组)

    3、健全诫勉、回复组织函询、询问和质询制度,完善民主评议制度。(纪检组、机关党委、人事教育处)

   (二)完善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规范

    4、进一步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规范,建立完善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廉洁从业行为规范,完善落实《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的配套制度。(纪检组、人事教育处、机关党委)

    5、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和住房、医疗、公务用车、公务接待、因公出国(境)等方面的规定。(人事教育处、办公室、财务处、产业处、监察室)

    6、进一步健全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个人从业行为和领导干部离职、退休后的从业行为。(纪检组、人事教育处、离退休干部处)

   (三)完善违纪违法惩处制度

    7、落实《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配套规定。(纪检组、机关党委)

    8、落实《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配套规定。(人事教育处、监察室)

    9、落实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人员的纪律处分规定。(纪检组、监察室、机关党委、人事教育处)

    10、落实中央和省里的纪检监察机关依纪依法办案、规范办案工作的有关规定。(纪检组、监察室)

    11、落实党员领导干部问责、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和对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的责任追究办法,制定我局相应的实施办法。(人事教育处、纪检组、监察室)

   (四)建立健全防治腐败的法规规章

    12、进一步健全完善我局执行《山东省招投标条例》、《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办法》、《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企业投资项目管理办法》、《政府投资预算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的实施办法。(法规处、财务处、纪检组)

   (五)探索建立廉政廉情评价办法

    13、探索建立我局廉政廉情评价的办法,科学掌握党员干部廉政情况,并作为干部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建立廉情预警机制。(纪检组、机关党委、人事教育处)

   (六)完善反腐倡廉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具体制度

    14、落实中央《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修订省粮食局相关规定。(纪检组、监察室)

    15、加强基层纪检组织建设,推进基层纪检工作规范化建设。(纪检组、监察室)

    三、强化监督制约,确保权利正确行使

   (一)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监督

    1、加强对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情况的监督。(纪检组、人事教育处、机关党委)

    2、加强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监督。围绕维护粮食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加强对国家有关粮食市场调控措施和粮食购销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正常的粮食市场经营秩序,确保中央政令畅通,防止和纠正违背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行为。(纪检组、监察室、人事教育处、调控处、监督检查处、储备处、财务处、产业处、机关党委)

    3、加强对民主集中制执行情况的监督。(纪检组、人事教育处、机关党委)

    4、加强对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情况的监督。(纪检组、办公室、人事教育处、机关党委)

    5、健全和落实局党组、纪检组主要负责同志同局机关各处室、直属单位负责人谈话的规定,落实新任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谈话制度。(纪检组、人事教育处)

   (二)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权利行使的监督

    6、加强对人事权行使的监督。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办法(试行)》。坚持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前征求同级纪委意见的制度,建立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的监督,有效防范考察失真和干部“带病提拔”,严肃查处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问题,坚决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人事教育处、纪检组、监察室、机关纪委)

    7、加强对审批权的监督。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公开,推行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实行接办分离和程序公开,推行重大项目审批会审制度,保证行政权利依法、公正、透明运行。(办公室、法规处、监察室)

    8、加强对粮食行政执法权行使的监督。运用法律法规和行政纪律规范粮食行政执法权,严肃查处违反行政纪律的案件。(法规处、监督检查处、人事教育处、监察室)

    9、加强对财政资金和国有资产的监管。开展对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政府非税收入和“收支两条线”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继续对“小金库”进行专项清理。(财务处、纪检组、监察室)

    10、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财务处、监察室)

   (三)发挥各监督主体的作用

    11、加强和改进党内监督。落实《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改进民主生活会的方式方法,加强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相互监督。坚持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接受群众监督。推行党务公开,落实党员在党内监督中的责任和权利,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机关党委、人事教育处、纪检组)

    12、充分发挥行政监察职能作用,积极开展执法监察、廉政监察和效能监察。加强对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监察室、法规处、人事教育处、监督检查处)

    13、强化财政收支审计监督,深入开展效益审计。加强对国有企业、重点专项资金和重大投资项目等审计监督。建立政府投资后评价制度和投资责任追究制度。深化对直属单位负责人任期内、离任后的经济责任审计。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和移送制度,加强审计成果的运用。(财务处、人事教育处、监察室)

    14、认真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推进政府上网工程,深化政务公开,健全政府信息发布制度,推行社会听证、专家咨询等制度,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办公室、调控处、监察室)

    15、深入搞好局机关及直属企事业单位政务、厂务、事务公开。(办公室、产业处、人事教育处、财务处、监察室)

    16、落实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健全信访举报工作机制,畅通信访渠道。(办公室、机关党委、纪检组、监察室)

    17、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利结构和运行机制,创新监督方式,最大程度地减少权力“寻租”的机会。(纪检组、机关党委、办公室、人事教育处、调控处、监督检查处)

    18、坚持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相结合,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纪检组、机关党委)

    四、坚持改革创新,深化体制机制制度改革

   (一)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1、改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办法,着力解决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中拉票等问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完善干部管理制度,建立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完善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回避和交流制度。强化平时考核和定期考核,健全考核结果反馈和通报制度,发挥考核结果在干部任用和监督管理中的作用。(人事教育处、机关党委、纪检组)

   (二)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2、贯彻落实《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着力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制政府和廉洁政府。(办公室、人事教育处、监察室)

   (三)推进财政体制改革

    3、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规范预算资金分配。落实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管理,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推进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及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职务消费改革,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制度。(财务处、监察室)

    4、进一步改革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继续清理规范津贴补贴等。(人事教育处、财务处、监察室)

   (四)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

    5、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国有企业监管体制改革。(人事教育处、财务处、产业处、监察室)

   (五)完善招投标及政府采购工作

    6、完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制度。实施严格的资格预审、招标公告发布、投标、评标、定标以及评标专家管理制度和惩戒办法。健全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行政监督机制。(监察室、财务处、法规处、机关纪委)

    7、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严格实行“管采分离”,加强对政府采购各个环节的监管。(财务处、监察室、办公室、机关服务中心)

    五、切实关注民主,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一)加大纠风工作力度

    1、加大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查处损害种粮农民利益的行为。(监察室、调控处、监督检查处)

    2、认真纠正粮食销售中损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监察室、监督检查处、调控处)

    3、认真解决“代农储粮”中不能及时兑付粮食的问题(产业处、监督检查处、调控处、监察室)

    4、加强对社会中介组织、行业协会的监督管理,规范服务和收费行为。(监察室、人事教育处、财务处)

    5、继续做好清理规范评比达标表彰工作。(纪检组、监察室、产业处、人事教育处)

    6、加强因公出国(境)管理。(产业处、监察室)

   (二)健全防治不正之风的长效机制

    7、落实行风建设责任制,坚持“管行业必须管行风”。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继续做好“阳光政务热线”上线工作,畅通群众投诉渠道,及时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加强行业自律,继续推行“放心粮油”工程。(产业处、行业协会、办公室、监察室)

    六、加大查办案件工作的力度,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强劲势头

   (一)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

    1、以查办发生在粮食系统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的案件为重点,严肃查办官商勾结、权钱交易和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的案件。严肃查处规避招标、虚假招标记违法转包分包的案件。严肃查办隐匿、私分、侵占、转移国有资产以及企业领导人员失职渎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案件。严肃查办严重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案件。严肃查办在中央和地方储备粮购销活动中弄虚作假套取费用补贴、挪用侵吞中央、地方储备粮和临时存储粮粮款、私自倒卖库存粮食非法牟利的案件。既要查处贿赂行为,又要惩处行贿行为。(纪检组、监察室、机关纪委、监督检查处)

   (二)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

    2、继续推进自查自纠和专项治理,坚决纠正不正当交易行为,规范交易活动。重点查处粮油购销、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领域以及银行信贷、证券期货、商业保险等方面的商业贿赂案件。(局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

   (三)提高执纪执法水平,健全查处案件的协调机制,发挥查处案件的综合效应

    3、坚持依纪依法办案。严格履行办案程序,按照规定权限正确使用办案措施。加强对办案工作的管理和监督。保障涉案人员的合法权益。改进办案方式和手段。正确把握政策和策略,综合运用法律、纪律、行政和经济处罚、组织处理等方式和手段,增加办案的科技含量,提高办案能力和水平,深入剖析案件中暴露出的问题,查找体制机制制度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利用典型案件开展警示教育,总结教训,引以为戒。(纪检组、监察室、机关纪委、人事教育处)

   (四)健全查处案件的协调机制

    4、加强对重大案件的协调、指导和督办。进一步形成惩治腐败的整体合力。(纪检组、监察室、机关纪委)

    七、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实

    1、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局党组是反腐倡廉的责任主体,担负着全面领导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政治责任。省局成立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领导小组,省局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在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中,带头做、亲自抓、负总责;局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为副组长,根据各自的分工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工作。省局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领导小组办事机构设在纪检组,机关纪委参与。要切实加强领导,把贯彻落实《工作规划》和《实施办法》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列入局党组的重要议事日程,同粮食经济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纪检组、监察室、机关党委、人事教育处)

    2、搞好组织协调。局领导小组办事机构负责协助局党组抓好《工作规划》和《实施办法》各项任务的分解和落实,制定实施方案,作出具体安排,组织抓好工作落实。(纪检组、监察室)

    3、落实工作责任。局机关各有关处室单位要根据本《分工方案》确定的任务分工负起责任。在分工负责单位中,列在首位的为牵头负责单位,牵头处室要积极会同其他责任处室单位研究提出具体落实意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检查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协办处室单位要主动配合,认真完成承担的工作任务。(纪检组,各责任处室单位)

    4、强化监督检查。省局每年都要对《工作规划》和《实施办法》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通过督促自查、重点抽查、专项检查等形式,推动工作落实;把贯彻落实情况列入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范围,作为工作实绩评定和干部奖惩任免的重要内容,严格责任考核,强化责任追究。(纪检组、人事教育处、机关党委)

 

附件:

省局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 孟庆秀 党组副书记、局长

副组长:张翠玉 巡视员;乔延亭 副局长;王顺厚 纪检组长;缑怀祯 副局长;丁兆石 副巡视员

成 员: 刘开田 办公室(法规处);李 伟 人事教育处;陈庆印 调控处;刘 萍 储备粮管理处;迟心水 财务处;张可谭 产业发展处;孟 军 监督检查处;赵海燕 离退休干部处;王慎宽 机关党委;吕晓琰 机关纪委;刘海岩 监察专员办公室

(中共山东省粮食局党组 鲁粮党组字[2008]12号 2008年9月3日)

分享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